問
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可以通過以下多種方式來保障。
首先,技術不斷優化是關鍵。比如端到端自動駕駛方案,能將感知、預測和規劃整合到單一模型中,提升訓練效率和性能上限,有效解決模塊化方案的“長尾”場景。同時,自動駕駛的軟件是 AI 算法,要像人的訓練一樣,有足夠的樣本和時間,才能保證效果。
其次,相關規定很重要。交通運輸部發布征求意見稿指出,從事運輸經營的有條件自動駕駛和高度自動駕駛汽車應配備駕駛員,完全自動駕駛汽車要配備遠程駕駛員或安全員。而且,車輛保險要到位,比如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及不少于 500 萬元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等。
再者,企業自身要有安全意識。像百度從成立自動駕駛業務第一天就組建安全團隊,在集團與智能駕駛事業群組層面分別成立安全委員會與安全工作小組,自上而下指導自動駕駛的安全建設。
另外,要注重運行狀態信息管理,車輛應具備車輛運行狀態記錄、存儲和傳輸功能,在事故或自動駕駛功能失效時能自動記錄和存儲相關信息。
還有,針對新風險,保險行業需充分理解相關特征,設計和推出自動駕駛專屬保險產品,比如平安產險與賽力斯旗下 AITO 問界汽車推出的智能駕駛責任險保障計劃。
最后,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和測試要持續進行,不斷覆蓋各種極端場景,比如百度 Apollo 在中國 23 個城市累計開展超過 300 萬公里的測試。
總之,通過技術優化、規定遵循、企業重視、保險保障、信息管理和持續研發測試等多方面努力,來保障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由于缺乏公開權威評測數據,難以確切說明獨例車蠟的持久度如何。車蠟持久度并非固定不變,會受多種因素影響。成分方面,含合成聚合物等化學成分的車蠟持久度相對好于天然蠟成分居多的車蠟;使用環境上,惡劣環境會降低持久度,溫和環境則更有利;施工方法規范
汽車小保養通常每 3 到 6 個月或 5000 公里左右進行一次,大保養一般每 2 到 3 年或 20000 至 60000 公里進行一回。小保養主要更換機油、機濾,維持車輛基本性能并全車檢查;大保養則在此基礎上,更換更多零部件和油液,像剎
汽車改色膜最厚能做到約0.3mm 。改色膜厚度因材質、生產工藝不同而有差異。常見的有1.5mil的,防護有限;MACTIC材質的為10um ,防護稍好。按生產工藝分,壓延級改色膜約5.9mil,比鑄造級略厚。還有如獨角獸PET超亮金屬黑改色
豐田官方建議致炫每 3 萬公里更換一次火花塞,一次更換四顆。火花塞狀態關乎車輛性能,間隙過大易導致動力下降、啟動困難和燃油效率降低等狀況。不同材質火花塞更換周期有別,如傳統銅芯 2 萬到 3 萬公里、鉑金 6 萬到 8 萬公里、銥金 8 萬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