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001 技術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ABS001 技術的發展歷程相當精彩。

早在 1920 年,英國人霍納摩爾就研制發明并申請了專利。

20 世紀 30 年代,ABS 在鐵路機車制動系統中應用,防止車輪抱死和局部急劇摩擦。

1936 年,德國博世公司取得 ABS 專利權,它由電磁式轉速傳感器和控制液壓的電磁閥組成,用開關方法控制制動壓力。

20 世紀 40 年代末期,飛機制動系統采用 ABS,成為飛機標準裝備。

20 世紀 50 年代,ABS 開始用于汽車工業,比如 1951 年 Goodyear 航空公司裝于載重車,1954 年福特汽車公司在林肯車上裝用法國航空公司的 ABS 裝置。

1978 年,博世公司與奔馳公司合作研制出三通道四輪帶有數字式控制器的 ABS 系統,微處理器的引入讓 ABS 系統有了智能,奠定基礎和模式。

1981 年,德國的威伯科公司與奔馳公司在載重車上裝用數字式 ABS 系統,此后 ABS 市場占有率迅速上升。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以后,電子控制技術進步,ABS 更靈敏、成本低、安裝方便,價格也易被中小型家用轎車接受。像博世公司 1979 年推出的 Bosch2 型,大陸特威斯 1984 年推出的具有防抱制動和驅動防滑功能的 ABS/ASR 2U 型,都很典型。

隨著競爭和技術成熟,ABS 更精密、可靠,價格下降。如今,ABS 在汽車上應用廣泛,成為絕大多數類型汽車的標準裝備。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電瓶多次修復后,性能通常能恢復到原性能的 50% - 90% 。這一恢復程度受多種因素左右。比如故障類型,普通失水或輕度硫化的電瓶,修復后性能大概率能恢復到 90% ;若硫化嚴重或長期放置出現問題,恢復程度可能在 80% 。使用年限也有影響
當車輛出現啟動異常,如啟動時只聞咔咔聲但發動機不轉、儀表燈昏暗、收音機音量變小,且多次啟動均未成功等情況時,大概率就需要救援搭電了。在日常用車中,停車熄火前沒關廣播和大燈、車輛熄火時長時間使用用電設備、車輛長期不開等,都容易致使電瓶沒電,進
摩托車搭電一般需要準備跳線、絕緣手套、適合連接電池正負極的夾子或工具,有條件的還可準備移動電源。跳線是實現兩車電瓶連接供電的關鍵,要選擇長度足夠、銅質導線的款式;絕緣手套能保障操作安全,材質和絕緣性能很重要;夾子需具備良好的導電性和夾持力,
舊蓄電瓶修復的原理是去除或減少電瓶內部致使性能下降的有害物質,讓極板上的惰性物質重新參與電化學變化,恢復其充放電能力。在使用中,蓄電瓶會出現如極板硫化、失水、短路等故障。針對不同故障,修復方法也不同,像極板硫化可去硫處理或用脈沖電流擊碎結晶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