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多少公里保養時需要更換哪些部件?

汽車保養部件的更換與行駛公里數密切相關,不同部件有不同更換周期。比如,5000公里左右時,礦物機油和機油濾清器需更換;1萬公里左右,空氣濾清器通常要換;3萬公里上下,火花塞、剎車片多需檢查或更換;5萬到8萬公里,輪胎可能要換;10萬公里左右,減震器或許要考慮更換。總之,各部件更換周期不同,建議參考車輛保養手冊,按廠商推薦進行。

具體來說,5000公里的保養是汽車保養較為基礎的階段。此時礦物油因為其自身特性,經過一定里程的使用后,潤滑、散熱等性能會有所下降,所以通常需要進行更換,同時,機油濾清器也必須跟著更換。機油濾清器就像是汽車發動機的“衛士”,在過濾機油中的雜質過程中,自身也會被堵塞,所以每次更換機油時更換它,能確保機油的清潔,讓發動機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當行駛里程達到1萬公里左右,空氣濾清器就到了該更換的時候。空氣濾清器負責過濾進入發動機的空氣,如果長時間不換,灰塵等雜質會大量堆積,導致進入發動機的空氣量減少,從而影響發動機的燃燒效率,使動力下降、油耗增加。所以定期更換空氣濾清器,能讓發動機“呼吸”到干凈、充足的空氣,維持良好的性能。

3萬公里是一個比較關鍵的里程節點。火花塞在這個時候很可能需要更換。火花塞的作用是在發動機的燃燒室內產生電火花,點燃混合氣,使發動機正常運轉。隨著使用時間和里程的增加,火花塞的電極會逐漸磨損,點火能力下降,這可能導致發動機出現抖動、加速無力等問題。而剎車片也是在3萬公里左右需要重點檢查的部件。前剎車片壽命一般在2到4萬公里,后剎車片在6到10萬公里,所以3萬公里時對前剎車片進行檢查十分必要。如果發現剎車有尖銳金屬摩擦聲或者剎車片厚度小于0.5cm,那就必須要更換了,畢竟剎車系統關乎行車安全。

5萬到8萬公里時,輪胎面臨更換的可能性較大。輪胎是汽車與地面直接接觸的部件,經過長時間的摩擦和磨損,其性能會不斷下降。一般來說,當輪胎側面出現裂紋、踏面深度小于1.6毫米或者達到磨損指示標記時,就需要及時更換輪胎了。此外,輪胎的使用年限通常為3至5年,即使行駛里程未達到,若年限到了,也建議考慮更換。

行駛到10萬公里左右,減震器可能需要更換。減震器對車輛的行駛舒適性和操控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里程的增加,減震器內部的零部件會逐漸磨損,導致減震效果變差,車輛行駛時可能會出現顛簸感加劇、操控性能下降等問題。如果發現減震器漏油或者行駛時感覺減震效果明顯不如以前,就需要考慮更換減震器了。

除了上述部件,還有許多其他部件也有各自的更換周期。比如汽油濾清器,內置的一般8萬公里左右更換,外置的通常1至2萬公里或4萬公里更換;防凍液2至3年或4萬至5萬公里或3年或5萬公里更換;剎車油2年或4萬公里更換等。

總之,汽車保養部件的更換是一個復雜但又嚴謹的過程,每個部件都有其特定的更換周期。嚴格按照這些周期進行部件更換,能讓汽車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同時也能保障行車的安全和舒適。車主們一定要重視汽車保養,仔細參照車輛保養手冊,讓愛車得到精心呵護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要對汽車輪轂進行有效美容保養,需從清潔、防護、修補等多方面著手。輪轂日常易沾染剎車灰塵等污漬,清潔時要選用專用或中性清潔劑,冷車狀態下操作,并用軟布擦干;避免陽光直射與各類侵蝕,可定期打蠟防護;出現劃傷及時處理,輕微的用油漆稀釋液擦拭,嚴重
價格實惠的防凍液有不少選擇,比如嘉實多、殼牌、勝牌、美孚等品牌的產品。嘉實多性能穩定價格適中,殼牌質量上乘性價比高,勝牌、美孚也有著不錯的性價比。此外,統一、長城等品牌的防凍液同樣兼具質量與價格優勢,統一專業生產,質量可靠且價格親民;長城性
35度防凍液的更換時間沒有固定標準,通常在2年到10年不等,具體要參考車輛使用說明書、實際使用情況等。一般家用車防凍液更換周期多為2年或4萬公里,長效防凍液使用8到10年或16到20萬公里也常見。像出租車使用頻繁,可能一年或3萬公里就需更換
在低溫環境下,車用尿素水會出現結冰、尿素泵停止工作、尿素消耗減少等變化。當溫度低至零下 11 度時,車用尿素便會結冰,-20 度時會完全凍結,-30 多度時完全失去流動性。而當溫度低于 7℃,尿素泵內部溫度感應器會自動停止工作,導致尿素消耗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