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ABS 系統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汽車ABS系統的發展歷程漫長且成果豐碩。它由英國人霍納摩爾于 1920 年研制發明并申請專利,最初在 20 世紀 30 年代應用于鐵路機車制動系統。隨后在 50 年代進入汽車工業領域,經過不斷研究改進,80 年代開始逐漸普及于量產車款。隨著技術持續進步,如今的 ABS 系統功能愈發強大,已成為多數類型汽車的標準裝備,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

在這一發展進程中,諸多重要的節點和事件推動著ABS系統不斷走向成熟。1936年,德國博世公司獲得了ABS技術的專利權,這為該技術后續在汽車行業的深耕埋下了重要伏筆 。到了40年代末期,ABS技術的應用范圍拓展到了飛機制動系統,進一步驗證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50年代,是ABS系統在汽車工業領域開啟探索之旅的關鍵時期。1951年,Goodyear航空公司將其安裝在了載重車上;1954年,福特汽車公司在林肯車上裝用了法國航空公司的相關裝置。這些早期的嘗試,為ABS系統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積累了寶貴經驗。

60年代,集成電路的蓬勃發展為ABS系統帶來了新的變革契機,使其朝著小型化方向邁進。1966年,世界上第一臺帶ABS的量產車Jensen Interceptor驚艷問世,此后福特、將軍摩托與AC電控公司等也紛紛跟進,陸續在部分車型上應用后輪機械式ABS。1960年代末期,首款裝配電控ABS的協和式客機誕生,而車用電控ABS則由菲亞特工程師發明后專利賣給了博世,這一系列事件進一步推動了ABS技術在汽車領域的發展。

70年代,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開始關注并應用ABS系統。1971年,克萊斯勒、豐田、菲亞特等在部分車型上安裝了不同的ABS系統;1972年,尼桑和電裝合作開發的FAL電控防抱死系統在President大總統上可進行選裝,同年凱旋2500也配備了防抱死制動系統。1978年堪稱里程碑式的一年,奔馳與博世強強聯手,在W116車型上提供四輪電控ABS選裝,這一成果標志著ABS系統在技術和應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進入80年代,汽車工業迎來快速發展,ABS系統也迎來了普及的黃金時期。1982年,本田推出多通道四輪電控ABS;1985年,福特scorpio將ABS列為標配;1986年,奔馳更是將旗下乘用車的ABS列為標配。這一系列舉措使得ABS系統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的重要配置。

90年代,各國政府開始從法規層面推動ABS系統的普及。1995年,日本要求乘用車標配ABS;2004年,歐盟要求新車必須裝備;2012年,美國要求市售新車標配ESC車身穩定控制和ABS;2015年,我國也規定所有車輛必須標配。拉美各國同樣在積極制定相關法規,確保這一重要的安全配置得以廣泛應用。

回顧汽車ABS系統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發明構想,到在不同領域的逐步應用,再到成為汽車的標準安全配置,每一步都凝聚著無數工程師的智慧與心血。它的發展不僅體現了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更為全球道路交通的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讓每一位駕駛者都能更加安心地馳騁在路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9月,中國乘用車市場展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零售同比增長6%,達到223.9萬輛,環比增長11%。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在當月表現亮眼,銷售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17%,銷量達130.7萬輛。 進入九月,乘用車市場呈現回升態勢。月初,市場增
隨著秋季的深入,小米汽車為廣大車主送上了一份貼心厚禮——將秋季用車關懷服務延長至 10 月 31 日。這一決定于 10 月 11 日正式宣布,旨在為車主提供更充裕的時間,享受全面且優質的車輛養護服務。 本次秋季用車關懷服務內容豐富,其中
10月11日,比亞迪漢智駕加推版正式上市,此次升級在多個方面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在價格方面,新款車型給出了頗具誠意的定價。漢DM-i長續航版推出4款車型,售價在16.98 - 19.98萬元之間,超級置換價格為15
新車換色貼膜選擇國產膜還是進口膜,需依個人預算與使用需求等來綜合判斷。進口改色膜采用鑄造級工藝,在色澤飽滿度、膜面細膩度、氣味、背膠性能、耐久性、質保期等方面優勢明顯,價格通常在 8000 - 15000 元。國產改色膜多為延壓工藝,雖在上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