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法律規定多少歲后不許開車
法律并未明確規定多少歲后不許開車,但有不同年齡階段的駕駛限制。18周歲以下不能申領駕駛證自然不能開車;60周歲以上,不得駕駛大型客車、牽引車等特定車型;70周歲以上,不能駕駛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等。不過,小車駕照(C1、C2)不再設年齡上限,只是70歲以上考領或換證有相關測試和體檢要求 。這些規定旨在保障交通安全與駕駛者自身安全。
具體而言,當駕駛者年滿60周歲,準駕車型的范圍便有所縮小。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無軌電車和有軌電車這類車型,都不被允許再駕駛。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項機能有所下降,而駕駛這些大型、復雜車輛需要更高的體力、反應能力和注意力,限制駕駛能有效降低潛在的安全風險。
到了70周歲,駕駛限制進一步擴大。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普通三輪摩托車、普通二輪摩托車和輪式自行機械車都在禁止駕駛之列。70歲之后,人的視力、聽力、身體協調性等方面會出現更明顯的變化,這些車輛的駕駛操作相對復雜,對身體機能要求較高,禁止駕駛是為了確保道路上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小車駕照(C1、C2),雖然不限制年齡上限,但70歲以上考領或換證需要進行“三力”測試,即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測試,并且每年記分周期結束后30日內要提交體檢證明。這一規定既體現了對老年人駕駛權利的尊重,也通過必要的測試和體檢保障了交通安全。
總之,不同年齡階段的駕駛限制是基于人體機能變化和交通安全考量而制定的。這些規定并非是要限制人們的出行,而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讓大家能夠更安心、更平穩地在道路上行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車用尿素用于后處理系統,是通過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來降低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排放。在汽車尾氣后處理裝置中,尿素噴射裝置將尿素噴入尾氣。尾氣高溫使尿素分解為氨氣和水,隨后在催化劑作用下,氨氣與氮氧化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轉化為無害的氮氣和水
救援車加電故障常見原因包含多個方面,有電瓶自身狀況不佳、充電不足、線路連接有誤、擋位不匹配、點火開關故障等。電瓶到使用壽命或頻繁缺電會損壞,充電不足時可嘗試等待或外接充電線充電;電線連接要符合標準,確保電壓電流充足;自動擋車啟動擋位需在 P
新車的防凍液一般每兩年或行駛四萬公里更換一次,但具體周期因車型、使用情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防凍液在發動機冷卻系統中起著防凍、防沸、防垢、防腐等關鍵作用。普通新車多遵循上述周期,而豪華車型更換周期可延長,長期運行的出租車則需每年更換。若防凍液
車用尿素溶液和普通尿素在用途、性質、生產過程等方面存在明顯區別。普通尿素多為白色晶體固體,是農業常用的中性肥料,為土壤和植物提供氮元素,生產相對常規。而車用尿素是無色透明液體,是柴油車廢氣處理的關鍵消耗品,由32.5%的高純尿素和去離子水制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