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氣囊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汽車氣囊的發展歷程漫長且成果豐碩,從早期構想萌芽到如今成為標準安全配置,不斷為駕乘人員安全保駕護航。1919 年相關保護裝置專利為其發展奠基,1953 年汽車安全氣囊專利獲批。隨后觸發機制、充氣方式不斷革新,從化學反應充氣到電控觸發。各國也相繼立法推動其普及,從僅駕駛席氣囊到雙氣囊,再到多種類型氣囊出現,技術持續進步。

在20世紀60年代,汽車氣囊技術迎來了更多的突破。1964年,日本的小堀保三郎開發出“安全網”安全氣囊系統,為氣囊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年,Allen K. Breed發明的球管機構更是改變了氣囊的反應原料,讓氣囊的觸發和工作變得更加可靠和高效。

到了70年代,汽車品牌開始積極將氣囊應用于實際車型。1971年,福特率先推出搭載副駕駛氣囊的測試車,通用汽車也緊跟步伐。1973年,美國汽車公司首次在一些車型中引入安全氣囊,開啟了安全氣囊商用化的進程。

80年代是安全氣囊發展的關鍵時期。美國大力推動安全氣囊成為汽車的強制標配,1984年美歐頒布相關法規,為安全氣囊的普及提供了法律保障。1981年,奔馳將SRS氣囊列為W126代S級車型的選裝件,并使其與安全帶預緊器聯動,提升了整體的安全防護效果。1987年,第一輛標配雙氣囊的保時捷944問世,進一步推動了雙氣囊的發展。

90年代后期,美歐日紛紛立法要求汽車配置安全氣囊,雙氣囊逐漸成為主流配置。進入現代,安全氣囊不斷發展出多種類型,如側面氣囊、膝部氣囊、窗簾氣囊等。同時,在織物材料、點火器和傳感器技術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更好地保障了駕乘人員的安全。

汽車氣囊從最初的構想,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改進,逐漸發展成為如今成熟且多樣化的安全配置。它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汽車安全技術的不斷進步,為人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貼汽車膜對車輛好處眾多,既能隔熱防曬、防紫外線,又能安全防爆、保護隱私,還可降低空調消耗、增加美感以及防眩目。隔熱防曬可解決紅外線產生的大量熱量,防紫外線能阻隔絕大部分紫外線,減緩內飾老化;安全防爆可防止玻璃破碎造成二次傷害;保護隱私能讓車
汽車養護大全中的日常保養項目豐富多樣,涵蓋多個關鍵部分。從基礎的外觀清潔,到關乎安全的制動、燈光系統檢查,再到保障性能的引擎、輪胎保養等,不一而足。具體來說,有更換機油和濾清器以呵護引擎,檢查輪胎氣壓、磨損情況來確保行車穩定,清潔空氣濾清器
汽車補胎劑可以自己動手操作。在車輛出現輪胎問題時,只要掌握正確方法,車主完全能夠自行使用補胎劑解決。首先要將車輛移到安全區域并做好防護,檢查輪胎故障狀況,判斷是否適用補胎劑。接著連接好補胎劑與打氣泵等工具,將漏氣位置盡量朝下進行操作。使用后
若想避免駕駛證不必要的扣分,需從多方面著手。交通法規是行車準則,嚴格遵守才能減少犯錯幾率,比如按信號燈指示、不超速等。良好駕駛習慣同樣關鍵,上車系好安全帶、不隨意變道、不接打手持電話等應成為日常。同時,要定期關注交通法規更新,利用導航軟件輔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