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高速行駛時,胎壓 2.3 和 2.5 哪個更安全?
高速行駛時,胎壓 2.3 和 2.5 哪個更安全?其實這兩個胎壓值在一定條件下都是安全的。
每輛車都有標準胎壓值,一般能在駕駛室門或后車門上找到。通常來說,2.3 到 2.5bar 的胎壓適合高速行駛。
胎壓稍微高一點比如 2.5 時,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會減小,能一定程度節省油耗,但也不能過高。胎壓過高會使輪胎剛性增加,變形和接觸面積減少,加劇胎冠中心磨損,縮短輪胎壽命,還會使輪胎變硬,影響乘坐舒適性,降低抗穿刺性,增加爆胎風險,尤其在高速行駛時更危險。
胎壓稍低如 2.3 時,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變大,行駛中可能受到擠壓變形,導致油耗升高,還可能爆胎。而且會讓方向盤變重,容易跑偏,不利于行車安全,輪胎溫度也會急劇上升,強度下降,磨損異常,縮短輪胎使用壽命。
夏天跑高速,以 2.3 左右的胎壓運行較適宜。長時間高速行駛會使輪胎內部氣溫升高,出發前要仔細檢查胎壓。
如果四個胎壓不一致,比如前輪 2.3,后輪 2.5,分情況判斷。若長時間如此且輪胎無漏氣,跑高速沒問題。但如果之前一致后來變化,跑高速前要檢查。
車輛自備的胎壓監測系統能直觀知道輪胎是否缺氣,間接式無法確定哪只輪胎損壞,直接式能準確讀出每只輪胎胎壓并判斷哪只損壞。缺氣時方向盤會變重,檢查輪胎表面有無異物或傷口也能判斷。
前后車胎胎壓不一致影響不大,更應關注左右輪胎胎壓。前置前驅車通常前輪胎壓比后輪稍高。
車齡越長保養應越頻繁,方向盤一把打到底的習慣很傷車。
總之,要根據車輛手冊標注的標準胎壓,并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確保高速行駛安全。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我國科研領域又傳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在固態鋰電池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可彎折 20000 次的柔性電池! 固態鋰電池一直被視作下一代儲能技術的關鍵發展方向。相較于傳統液態鋰電池,
流動補胎打氣適用于各種車型,但在具體適配情況上存在差異。不同車型的輪胎在尺寸、結構、材質及使用場景等方面各有特點。小型家用車輪胎尺寸小、結構常規,修補方式多樣;大型貨車輪胎尺寸大、承載壓力高,對修補要求嚴格;SUV車型輪胎注重性能,修補后需
最便宜的路虎是適合家用的。路虎旗下一些相對低價車型,在空間設計上優勢明顯。以發現神行為例,車內空間和奧迪Q5相比毫不遜色,合理的布局為乘客帶來充裕的頭部、腿部與肩部空間。前排座椅調節角度豐富,視野佳且座椅舒適度高,后排橫向空間也不錯。無論是
自行車補輪胎的方法和汽車補輪胎有部分相似,但也存在諸多不同。二者都有冷補這種方式,都是從內部修補破損處。然而,自行車輪胎相對輕便,容易手工剝落進行修補;汽車輪胎則需專業的摘胎器卸下,且在工具、材料使用上更專業復雜。此外,汽車補胎還有熱補、蘑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