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車展上發布的新能源車型有哪些?

2013 年車展上發布了眾多新能源車型,以下為您列舉部分:

在 2013 上海車展上,純電動車型有底特律電氣 SP:01 電動超跑,其百公里加速僅需 3.7 秒,最高時速 249km/h。還有梅賽德斯奔馳 SLS AMG 純電動版,動力強勁,加速性能出色。為中國量身打造的上海大眾朗逸純電動,動力表現不錯,充電方式多樣。此外,上汽榮威 e50賽歐 SPRINGO 也有亮相。

概念車方面,大眾 CrossBlue 混動概念 SUV 外觀硬朗,內飾簡潔,采用柴油混合動力,油耗較低。雪鐵龍 DSX 混動版概念車將在中國和歐洲市場上市,提供多種動力選擇。偉世通電動概念車 e-Bee 展示了創新科技成果。一汽豐田合資自主品牌朗世 Ranz 純電動概念車發布。

混合動力車型中,英菲尼迪 Q50Hybrid 預計年內上市,提供多種動力組合。保時捷 Panamera S E-Hybrid 具備強大的電動模塊和高性能電池組。凱迪拉克 ELR 量產版車型采用增程式混動系統,設計動感豪華。廣汽本田 CR-Z、FIT 混合動力車型兼具燃油經濟性與駕駛樂趣。

品牌發布方面,華晨寶馬合資自主品牌之諾、廣汽豐田合資自主品牌、東風悅達起亞自主品牌起亞改款純電動等均有相關動作。

在 2013 法蘭克福車展上,寶馬 i8 插電式混合動力跑車炫酷登場,百公里加速只需 4.5 秒。寶馬 i3 全球首發,專為城市交通設計。豐田 Hybrid-R 概念車總動力輸出超 400 馬力。奧迪 Quattro 概念車設計張揚,動力強勁。大眾 e-Up!定位于城市小型電動車,大眾 e-Golf 外形低調但動力系統有亮點。保時捷 918 Spyder 混動超跑臨近量產,性能卓越。奔馳 S500 插電混動版首發,能耗表現出色。全新 Smart ForTwo e-Drive 明年投產。保時捷 911 藍驅版首秀,油耗低。標致 208 混動版有望登陸,Formula E 賽車降臨。

在 2013 洛杉磯車展上,大眾 2015 款 e-Golf 明年第四季度將在美國上市,行駛距離較長。大眾 CrossBlue Coupe 概念車燃油經濟性較好。福特新銳界混動概念車外形時尚,配置豐富。全新漢蘭達混動版將搭載 3.5L V6 發動機與電動機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謳歌 RLX 混動版動力強勁,配備四驅系統。本田 FCEV 燃料電池概念車揭示未來發展方向。現代途勝氫燃料版預計 2014 年量產上市,填充燃料方便快捷。

在 2013 東京車展上,三菱 AR 輕混概念車采用前衛設計,搭載輕量級輕度混合動力系統。三菱 GC-PHEV 概念車可能成為全尺寸 SUV 設計雛形,搭載插電式混動系統。三菱 XR-PHEV 概念車或為下一代歐藍德運動版雛形,采用插電式混動系統。鈴木 HUSTLER 混動概念車設計可愛,空間較大。鈴木 X-LANDER 概念車展示小型 SUV 設計理念,搭載混合動力系統。豐田 FCV 概念車續航里程可達 500km,量產時間在 2015 年左右。豐田 FV2 概念車能閱讀駕駛者聲音和表情。豐田 JPN Taxi 混合動力概念車外觀融合多種元素,動力系統降低運營成本。豐田 AQUA AIR 概念車小巧可愛,采用混合動力系統。雷克薩斯 RC300h 作為轎跑車型,搭載 2.5L 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混動系統。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拖掛車品牌眾多,性價比高的也不少,國內外都有值得關注的品牌。國外如 Forest River - Rockwood 系列、Thor Motor Coach - Airstream 系列等拖掛房車品牌,憑借高品質、獨特設計與較低價格,贏得不少
長頭清障車知名品牌眾多,涵蓋國內外多個汽車及專用汽車制造商。國內有東風、福田、解放等汽車品牌,它們憑借各自優勢在長頭清障車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如東風性能可靠、福田高效穩定。還有粵海汽車、常奇等專用汽車制造商,各有亮點,粵海銷量可觀,常奇營銷網
不同類型的拋光劑使用方法差異顯著。鈦合金化學拋光需先除油,再浸入原液并控制好溫度和時間;車輛拋光要先清潔表面,選對拋光劑,可借助工具小面積圓周運動拋光;處理不銹鋼等金屬制品的拋光劑使用時要注意防潮,做好防護并保持通風;銅材拋光需注意原液浸泡
搭電服務是有距離限制的。汽車搭電線長度一般在2.4 - 3米較為合適,這樣能兼顧操作便利性與電流傳輸有效性,若距離過短連接電瓶困難,過長則電量損耗大。通常兩車距離保持在半米到1.5米為宜,這能保證搭電線可連接兩車電瓶,也能提供操作空間。此外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