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不同類型的汽車胎壓合適范圍一樣嗎?
不同類型的汽車胎壓合適范圍不一樣。
一般轎車輪胎的胎壓值在 2.3 至 2.8BAR 之間,家用乘用車標準胎壓通常在 2.2 至 2.5bar 左右。如果滿座,胎壓可調到 2.5bar 左右;坐兩人,3bar 也算正常。
標準輪胎壓力在 4 至 5bar,增強輪胎 8 至 9bar,最大壓力不應大于 5bar。不同車型標準胎壓稍有差異,通常在 2 至 6 之間,具體要看副駕駛車門框上的標牌或汽車保養使用手冊。
19 寸輪胎胎壓在 2.2 至 2.5bar 正常,冷胎壓建議 2.5bar,高速行駛時可控制在 3.0bar 安全范圍內。
一般合資車和國產車胎壓在 2.3 到 2.6 之間,增強型輪胎可能要求胎壓稍高,達 2.8 左右。
夏季露天停放,氣壓可比標準低 0.1bar 左右;冬季以標準胎壓為基準,適當增加 0.2bar 左右。空載按胎壓標準下限,滿載按上限。前輪因支撐發動機,胎壓比后輪略高 0.1 左右。備胎氣壓應高些,比如 2.6bar 以上。
測量胎壓盡量在汽車未啟動前,長途行駛后測量會偏高 0.2。輪胎胎壓過高會使抓地力降低、剎車性能減弱;過低會加劇輪胎磨損、易爆胎、增加油耗。四輪胎壓不平衡開車易跑偏,還會影響輪胎壽命。總之,保持正常胎壓很重要,關乎輪胎壽命和行車安全。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評估卡若流動換胎更換輪胎的技術水平,可從安裝新輪胎、動平衡環節以及螺絲松緊度這幾個關鍵方面入手。安裝新輪胎時,專業師傅扒舊胎能避開胎壓監測傳感器,安裝硬胎壁輪胎不會劃傷輪轂;動平衡上,經驗豐富的師傅三次以內就能讓輪子平衡至理想狀態;螺絲松緊
經過多次修復的電瓶和初次修復電瓶存在多方面區別。初次修復的電瓶,若老化程度輕,使用時長可能接近新電瓶正常使用一年左右的時長;而多次修復的電瓶性能隨修復次數增加而下降,使用時長很難超過首次修復后。在耐用性上,初次修復的相對更耐用些,多次修復的
判斷車子電瓶是否值得修復,需要從外觀、性能、使用時間及實際使用狀況等多方面綜合考量。外觀上,若有嚴重鼓包、裂縫、漏液等,修復價值通常較低;性能方面,通過檢測電壓、內阻等數據判斷,數據偏差大可能存在問題。使用時間超一定年限,比如汽車蓄電池超兩
判斷電瓶是否值得修復,需綜合外觀、使用年限、性能表現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外觀上,嚴重鼓包、有裂縫的電瓶往往不值得修復,輕微變形可嘗試;使用超 3 年的電瓶,因內部部件老化,修復意義不大。性能方面,若電動車續航低于全新狀態 50%、充電異常發燙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