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摩托車駕駛規范中,跟車距離應該保持多少合適?
摩托車駕駛規范中,跟車距離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干燥路面,車速 60km/h 以下時,至少保持 3 秒跟車距離,車速超 60km/h 后,每增加 10km/h 多增加 1 秒。日常駕駛還遵循“3 秒法則”,雨天加 1 秒,夜間加 2 秒。在高速公路上,車速低于 100km/h 時,同車道跟車距離不能低于 50 米。總之,保持合適跟車距離,才能有足夠時間應對突發狀況,保障騎行安全 。
不同的天氣狀況也會對跟車距離產生重要影響。在雨天,路面摩擦力減小,制動距離會相應變長。此時,在原本“3秒法則”的基礎上要再加1秒,以確保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和制動空間。而夜間駕駛時,視線受阻,對前方情況的判斷難度增加,跟車距離需更加謹慎,要在“3秒法則”基礎上加2秒,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并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
高速公路上的跟車距離規定更為明確細致。當車速超過每小時100公里時,應當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若車速低于每小時100公里,距離可適當縮短,但最小距離不得少于50米。而在低能見度氣象條件下,更要嚴格控制車速和跟車距離。能見度小于200米時,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60公里,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能見度小于100米時,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40公里,與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能見度小于50米時,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里,并從最近的出口盡快駛離高速公路。
總之,摩托車駕駛中的跟車距離要綜合考慮車速、天氣、路況等多種因素。合理的跟車距離是騎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時刻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在面對各種突發情況時,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避免碰撞事故的發生,讓騎行之旅更加安全順暢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今年 8 月,汽車市場又添新寵——26 款星途攬月震撼上市。這款車一登場,就以極具吸引力的價格和豐富配置,迅速成為消費者關注焦點。 此次 26 款星途攬月廠家指導價為 18.99 - 23.58 萬元,剛上市便給出 2 萬元現金折扣,入門
正確選擇適合自己汽車的保養貼膜,要綜合參數、材質、品牌、門店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參數上,前擋膜透光率應≥70%,優質車膜隔熱率在45%-65%,防紫外線率高、反光率低。材質方面,納米陶瓷膜和磁控濺射膜性能出眾。品牌可關注威固、3M等知名品牌。
電瓶修復站和4S店修復電瓶各有優劣。4S店的優勢在于專業性強,工作人員都經過系統培訓,能精準檢測和修復問題,而且提供的電瓶質量可靠,售后服務也很完善,但費用相對較高。電瓶修復站的好處是價格親民,服務更為靈活,能依據車主預算推薦產品,然而市場
使用黃浦車用尿素可優化車輛性能,帶來諸多積極影響。它作為 SCR 技術核心,能與尾氣中氮氧化物反應,讓車輛達標上路。優化發動機性能,降低燃料消耗 5 - 7%,提升燃油經濟性。確保動力穩定,避免因劣質尿素導致發動機性能下降。減少尾氣顆粒物排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