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 月份車限行政策有哪些新變化?

2024 年 1 月份車限行政策有新變化。

北京尾號限行規定: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星期一至星期五限行機動車車牌尾號分別為 1 和 6、2 和 7、3 和 8、4 和 9、5 和 0。限行范圍是五環路以內道路(不含五環路),限行時間為 7:00 - 20:00(工作日),機動車車牌尾號為英文字母的按 0 號管理。

本地車限行規定:公務用車每周停駛一天(0 時至 24 時),其他機動車工作日 7 時至 20 時(周六日及法定節假日不限行)。公務用車限行區域是北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其他機動車限行區域是五環路以內道路(不含五環路)。

載貨汽車限行規定:每天 6 時至 23 時,五環路不含以內道路禁止載貨汽車通行,五環路主路禁止核定載質量 8 噸含以上載貨汽車通行。達不到國Ⅰ標準的汽油車和達不到國Ⅲ標準的柴油車,全天禁止進入六環路含以內道路和遠郊區縣城關鎮主要道路通行。自 2019 年 11 月 1 日起,全天禁止所有國三排放標準柴油載貨汽車進入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行駛。長安街、人民大會堂南側路、西側路等道路全天 24 小時禁止載貨汽車通行。以下機動車不受上述措施限制: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公共電汽車、省際長途客運車輛及大型客車、京 B 號段號牌出租汽車、郵政專用車等;車身噴涂統一標識并執行公務的行政執法車輛和清障專用作業車輛;環衛、園林、道路養護的專項作業車輛,殯儀館的殯葬車輛;懸掛“使”字頭號牌車輛及經批準臨時入境的車輛;純電動小客車。目前只有本市純電動小客車不受尾號限行措施限制,其他新能源汽車受尾號限行措施限制。外省區市號牌純電動車進京需辦理進京證以及遵守相關禁限行規定。

外地車限行規定:載客汽車工作日早晚高峰 7 時至 9 時、17 時至 20 時(周六日及法定節假日不限行),載貨汽車每天 6 時至 24 時。載客汽車限行區域是五環路主輔路及其以內道路和大興區部分道路,載貨汽車限行區域是六環路(含)以內道路。載客汽車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和通州區全域范圍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的,辦理“進京通行證(六環內)”,每次有效期最長 7 天,載客汽車每年每車最多辦理 12 次,其它車輛不限制辦理次數。不進入上述區域的,辦理“進京通行證(六環外)”,每次有效期 7 天,不限制辦理次數。持有進京證的外地載客汽車,工作日早晚高峰,禁止在五環路主輔路及其以內道路和大興區部分道路行駛;工作日 9 時至 17 時,需遵守北京市尾號限行規定,限行尾號與北京號牌車輛相同,限行范圍為五環路主路、輔路及其以內道路。外省、區、市機動車全天禁止進入二環路(含)以內道路、建國門外大街、復興門外大街、復興路。

大興區限行范圍:京開高速公路西輔路(含)、南五環路(不含)、京良路南五環至蘆求路之間路段(含)、蘆求路(不含)、佟前路(含)、永華路(含)、興華大街(含)、林校北路(含)圍成區域以內道路。

順義區限行范圍:沿白馬路(不含)至左堤輔線(不含)至順平路(不含)至東六環路(不含)至北六環路(不含)至京沈路(不含)區域以內道路。

房山區限行規定:京港澳高速公路(不含)、南六環路(不含)、右堤路(含)圍成的區域內道路,每日 6 時至 23 時,禁止載貨汽車通行,但京良路主路、凱旋大街、白楊西路、良常路除外。京周路、燕房路,每日 6 時至 23 時,禁止載貨汽車通行。

軍隊、武警車輛及執行任務的警車、救護車等特種車輛不受上述措施限制。

進京證辦理入口:打開京通小程序,搜索進京證辦理,然后填信息申請即可,很快即可審核通過。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汽車行業10月利潤率跌至3.9%,創五年最差表現** 2025年10月,中國汽車行業銷售利潤率降至3.9%,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創下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盡管1-10月行業累計利潤率4.4%略優于2024年同期,但仍處于歷史次低
原裝拆車件的供應相對穩定,能夠滿足市場需求。這主要是因為有諸多專業經營原裝拆車件的店家,它們有著完善的體系,配件來源可靠。同時,拆車件是從報廢或事故車輛上獲取,資源有一定基數。而且不少拆車件商家憑借龐大庫存網絡,不僅能供應常見車型,還能解決
**智界汽車11月交付再破萬,連續三月大定訂單創新高** 在新能源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智界汽車以持續攀升的交付數據再次證明其市場號召力。11月28日官方數據顯示,智界汽車當月交付量突破1萬臺,實現連續兩個月交付過萬,同時連續三
**15家領航級智能工廠出爐,中國智造邁入高階轉型期** 11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在南京舉行的2025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揭曉了首批15家領航級智能工廠名單。這一里程碑事件不僅標志著中國智能制造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