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3 萬元以下電動汽車的保養成本高嗎?
3 萬元以下電動汽車的保養成本一般不高。
純電電動汽車日常維護簡單,像蹭漆補漆、補胎充氣、添加清洗液和潤滑劑等,一年花費不過千把塊。電費方面,小鎮通勤一年也就百來塊。保險可能比燃油車稍低。
行駛 1 萬公里內基本無需大保養,換自動液約 700 元,比燃油車少約 300 元。以長安奔奔 E-Star 為例,首保 5000 公里免費,后續 10000 公里保養一次,從 15000 公里開始每 10000 公里車輛檢查和換空調濾清器 178 元,35000 公里換防凍冷卻液和剎車油 420 元,55000 公里換齒輪油 455 元。三年 60000 公里保養費用約 1765 元,平均一年 588 元。一般純電動汽車一次常規保養 400 元左右,三年保養總費用約 2000 元,平均每年 666 元。
不過純電汽車后期最大保養成本項可能是換電池,通常 5 - 6 年后,屆時電池技術或進步成本或降低。
混動電動汽車因多了電池和電機等部件,維修難度和零配件更換成本增加。保養時要檢查車身、大燈、胎壓、充電插座,機艙要查插座連接器和線路絕緣保護。
總之,3 萬元以下電動汽車日常保養成本不高,但要考慮后期換電池可能的支出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汽車修理時,確保電系統維修安全需從多方面著手。在電源處理上,拆卸蓄電池先拆負極,修理先切斷電源并掛警示牌,使用電氣設備要采取對應安全手段;線束保護方面,對靠近振動、尖銳金屬部分的線束做好固定與包裹;操作電器元件要輕拿輕放,焊接選合適電烙鐵;
給車搭電的工具主要有搭電線、應急電源、帶有絕緣層保護的電瓶夾,以及一輛能正常運行的汽車等。搭電線要有良好的導電性和絕緣性,長度也需適宜,不同車型適用的銅線規格有別;應急電源功能多樣,支持柴汽雙啟,還能為電子設備充電;電瓶夾可防打火確保安全;
新車封釉自己可以操作。封釉能保護車漆、提升光澤,其原理是釉的成分滲入車漆內層讓漆面變硬。自己操作雖有一定難度,但只要工具齊全、掌握正確步驟和方法,且具備足夠的耐心與細心,完全可行。比如要選晴朗無風天氣,洗凈擦干車輛,準備好封釉機等工具,操作
拖新車掛車時對牽引車動力的要求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并沒有固定標準。從預算上看,小功率牽引車成本低但某些工況可能力不從心,大馬力牽引車雖成本高但耐用。載重方面,重載需大馬力保證行駛平穩,輕載小馬力即可且更省油。路況也關鍵,平原地區中等馬力基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奔奔E-Star怎么樣?
奔奔E-Star優惠信息有哪些?
奔奔E-Star空間怎么樣?
奔奔E-Star性能怎么樣?
奔奔E-Star百公里加速怎么樣?
奔奔E-Star安全配置怎么樣?
奔奔E-Star智駕配置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