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文化下上汽大眾的品質堅守之道
在當今這個追求速度的快餐文化時代,汽車行業也不例外。過去,一款車型從研發到上市往往需要 5 年甚至更久,而如今,整車企業的車型迭代周期大幅縮短,部分新能源車企更是將產品周期壓縮到 18 - 20 個月,一般也多在 2 - 3 年。
然而,上汽大眾在這股追求速度的潮流中,始終堅守著品質之道。它傳承 40 年德系基因,將質量視為企業發展的根基與底氣。
在產品開發流程上,上汽大眾極為嚴謹。其產品開發過程分為前期開發、批量開發和批量準備三個階段,從項目立項到批量生產(SOP),每個階段都設置眾多關鍵環節與嚴格控制點。不僅嚴格執行國家標準,還遵循大眾集團企業標準以及“DIN/ISO/VDA”等國際標準。
驗證環節更是堅持“提效不縮水”。上汽大眾遵循“一場兩站”的測試標準,全方位模擬“全天候”“全路況”復雜場景,讓測試車在吐魯番 70℃炙烤和黑河 - 30℃極寒中奔馳,只為精準檢驗汽車性能與可靠性。在這個過程中,每臺車都要經歷相當于用戶 15 年用車的強化腐蝕試驗,底盤件臺架振動時長超行業均值 30%。
在材料和工藝的選用上,上汽大眾同樣不遺余力。采用 85.2%的鍍鋅鋼板和鋁硅板比率,配合先進的 RoDip 電泳工藝以及獨有的空腔注蠟工藝,實現整車 12 年的長效防腐。并且,在一些標準上,上汽大眾更是“超標”設定。比如,當國標要求 1.1 噸碰撞測試時,它將壁障加重至 1.8 噸;新能源車偏置碰撞速度從國標 50km/h 提升至 80km/h,碰撞能量提升 156%。在檢測有害物方面,當行業滿足于管控 8 種時,上汽大眾的檢測清單覆蓋 1400 余種致癌致畸物質,還建立了首個乘用車 TVOC 企業標準。
雖然如今汽車市場競爭激烈,車企追求快速迭代產品,但上汽大眾依舊秉持著對品質的執著追求。在這個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上汽大眾用行動詮釋著,堅守品質才是贏得市場與消費者信賴的永恒法則,它為汽車行業樹立了一個兼顧品質與發展的標桿。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