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能用”之爭背后:安全與成本博弈

在汽車產業智能化浪潮中,汽車芯片的“能用”之爭,實質是安全與成本的激烈博弈。

早期新能源車型多選用高通驍龍625、665等芯片。如今,小米SU7搭載消費級高通驍龍8 Gen 3芯片,讓汽車芯片應用爭議再度升溫。

一直以來,車規級芯片有著嚴格標準,需通過AEC - Q、ISO 26262、IATF 16949等國際標準認證,工作溫度范圍在 -40℃到150℃,設計壽命達10 - 15年甚至更久;而消費級芯片工作溫度范圍為0℃到70℃,設計壽命僅3 - 5年。從制程看,車規芯片制程為28nm,頂級手機芯片制程是3nm 。像高通8295售價2000 - 2300元,驍龍8 Gen 3售價1150 - 1300元,消費級芯片在成本上優勢明顯。

部分車企選擇消費級芯片,看中的正是其成本低和算力參數優勢。以小米SU7為例,驍龍8 Gen3帶來1.35秒開機速度、15分鐘整車OTA升級等體驗,在多屏交互、AR - HUD渲染等場景優勢突出。然而,這背后隱藏著巨大安全隱患。

特斯拉就曾有過深刻教訓。2016年,特斯拉Model S采用英偉達Tegra 3芯片,后期出現MCU故障,致使后視攝像頭、轉向燈等安全功能失效,引發全球超百萬輛汽車召回。后續特斯拉推出的HW3.0系統改用定制化車規芯片。畢竟汽車行駛環境復雜,要面臨高溫、低溫、震動等狀況,車規級芯片在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對極端環境的適應性上,有嚴格標準要求。消費級芯片雖然性能出色,但在汽車嚴苛使用環境中,可靠性短板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汽車芯片應用爭議不斷,根源在于標準體系非強制性,缺乏統一技術驗證機制、環境適應性門檻和全生命周期可靠性指標。這使得部分車企在成本壓力和市場競爭下,選擇消費級芯片來降低成本、獲取競爭優勢。

如果消費級芯片能通過增加獨立散熱模塊、采用雙芯片冗余設計等技術手段,達到車規級芯片可靠性標準,不失為創新路徑,但這需要大量實際測試數據支撐。此前特斯拉為解決AMD芯片問題增加散熱系統,成本卻接近車規級芯片方案,性價比優勢大減。

在汽車領域,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汽車芯片的“能用”之爭,不應只著眼于成本,更要重視安全。車企應在安全與成本間找到平衡,讓消費者既能享受科技進步,又無需為安全擔憂。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汽車油漆檢測主要涵蓋顏色、外觀、光澤、硬度、附著力等眾多項目。顏色需確保與標準色一致,外觀檢測流平性、豐滿度等;光澤度體現油漆表面光亮程度;硬度關乎其耐磨性能;附著力決定油漆與車體的結合牢固度。此外,像抗石擊性、耐候性、耐化學品性等項目,也
汽車改色備案費用一般在 100 元以內,但具體會因地區差異或政策調整有所不同。不同地區的車管所工本費存在區別,還可能有檢測費、證件費等附加費用。像北京,工本費約 100 元,其他費用約 50 元,總費用 150 - 200 元;上海工本費約
奧迪 Q5 在動力表現上相對奔馳 GLC 更具優勢。奧迪 Q5 全系配備 2.0T 渦輪增壓發動機,有低、中、高三種功率調校,搭配采埃孚 8 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動力輸出直接迅猛,低轉速扭矩大,換擋速度快。奔馳 GLC 同樣是 2.0T 發動
快速鈑金噴漆和傳統鈑金噴漆在工藝上存在諸多區別。在固化方式上,快速鈑金噴漆采用光學固化,七秒即可固化、兩分鐘就能干透,不受天氣影響;傳統鈑金噴漆固化時間漫長,需在烤漆房內完成,受天氣制約大。色漆調制方面,快速鈑金噴漆原色度約 85%,傳統鈑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