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叫停價格戰,開啟智能泊車兜底新局
在汽車價格戰持續近 900 天后,市場格局正悄然生變。自 2025 年 7 月 1 日起,比亞迪在全國范圍內取消限時“一口價”政策,現有優惠政策在 6 月 30 日結束,轉而執行全新銷售政策。這一舉措,標志著比亞迪在價格策略上的重大調整,意味著其叫停了此前的價格戰打法。
此前,特斯拉 Model 3 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售價上調 1 萬元,比亞迪宋 L 的優惠幅度也有所收窄,從之前現金優惠 2 萬多,變為全國統一優惠一萬六,有用戶反饋宋 L 落地價格比上個月貴了近一萬元。而 2025 年汽車行業平均利潤率跌至 3.9%,價格戰的式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在告別價格戰后,比亞迪轉身開啟了智能泊車的全新局面。7 月 9 日,比亞迪正式官宣在全球率先實現媲美 L4 級的智能泊車,這一技術突破已然吸引了行業內外的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第二代秦 PLUS DM-i 智駕版 55KM 超越型,以 93800 元的上市指導價,將智能泊車技術下沉到 10 萬元以內市場。該車支持遙控泊車、自動泊車、代客泊車三大智能泊車功能。并且,比亞迪作出了更為大膽且貼心的承諾,旗下品牌所有搭載天神之眼的車型,都終身享有智能泊車全面兜底權益。當車輛在啟用智能泊車功能時發生碰撞、刮蹭或其他損失,只要責任不在車主違法違規,比亞迪將承擔維修和賠償費用,不設上限,不限首任車主,也不影響來年保費。
這一兜底政策,有效解決了消費者長期以來對智能駕駛的擔憂。以往,即便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不斷升級,但事故責任認定模糊,消費者擔心因使用相關功能導致出險影響保費,從而對智能駕駛持謹慎態度。比亞迪此舉,無疑為消費者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提升了用戶對智能泊車功能的信任度與使用意愿。
比亞迪此次戰略調整,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與技術競爭,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未來,汽車市場是否會跟隨比亞迪的腳步,在智能泊車等服務領域展開新一輪的角逐,值得拭目以待。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