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車輪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圓形車輪的演變并非一蹴而就。

最初,可考證的車輪大約出現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當時輪子只是些圓形的板,和軸牢牢釘在一起。

公元前 3000 年時,軸裝到手推車上,輪子不直接和車身相連,不久出現裝有輪輻的車輪。

在這之前,古人崇拜日月的圓形,這可能啟發了車輪的形狀。但車輪的出現是在青銅時代以后,因為用石器工具難以加工出合適的圓柱形輪子。

18 世紀前,輪胎由木頭或金屬制成,舒適性欠佳。歷史上對木制車輪有兩次重要改進,一是增加輪輞,使輪子磨損更均勻,延長使用壽命;二是把實心輪局部掏空,形成輪輻式車輪,減輕重量,讓整車操作更靈活。

橡膠的出現給車輪變革帶來新契機。1493 - 1496 年,哥倫布發現橡膠硬塊。1839 年,美國人查爾斯?固特異爾發明硫化橡膠。1888 年約翰·鄧祿普將橡膠做成管狀包在木制車輪邊緣并充入氣體,世界上第一條充氣輪胎誕生。初期充氣輪胎有缺陷,后來斜紋紡織品的發明促成交叉層輪胎發展,簾線不易斷裂,壽命延長。

1903 年,米其林制造世界上第一個無內胎輪胎,1948 年首創子午線結構輪胎,使輪胎性能大幅提升。

現代社會,各類適應不同環境的輪胎百花齊放,車輪始終向著更平穩、安全、舒適的方向發展,不斷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高速吊車拖車對車輛是有限制的。首先,被牽引車輛除駕駛人外不得載人,不得拖帶掛車,寬度不能大于牽引車。其次,使用軟連接牽引裝置,牽引車與被牽引車距離要保持在 4 到 10 米;制動失效的車要用硬連接牽引裝置。此外,汽車吊車、輪式專用機械車、摩
流動汽車搭電對車輛電池在電壓、電流、極性和狀態等方面均有要求。電壓方面,備用電瓶與原電瓶電壓須匹配,常見為12伏特,否則可能無法啟動或損壞電瓶;電流要充足,保障充電速度與效果。極性務必正確,正負極對應連接,不然易損壞電子設備甚至引發危險。同
帶吊的清障車在運輸過程中需多方面留意。作業前,要全面檢查制動、輪胎等關鍵部件,了解事故車情況并合理評估吊裝方案,設置警示標志。作業時,特定區域禁無關人員停留,檢查被拖車車輪,倒車控制夾角,托舉后輪鎖死方向盤。運輸中,控制車速、車距與重心平衡
后8輪清障車優勢顯著,相比其他類型,它承載能力更強、類型豐富多樣、裝置配置齊全且功能強大。后8輪清障車因后八輪底盤,承載能力大幅提升,能應對大型沉重故障車。其類型多樣,從輕型到超重型,可處理各種車輛故障。同時,它配備堅固底盤、警燈、絞盤等裝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