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動駕駛雙雄決戰港股: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誰主沉浮?"
**中國自動駕駛雙雄決戰港股:小馬智行與文遠知行誰主沉浮?**

2025年11月6日,香港交易所的鐘聲為自動駕駛行業敲響新篇章——小馬智行(股票代碼:2026.HK)與文遠知行同日登陸港股,完成“美股+港股”雙重主要上市。這場被業界稱為“智駕雙雄”的資本對決,不僅標志著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進入深水區,更折射出全球資本市場對Robotaxi賽道價值重估的分歧與期待。
**技術商業化:從實驗室到規模化運營**
小馬智行以139港元/股的發行價募資77億港元(綠鞋后),成為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最大規模IPO。其核心優勢在于技術落地的廣度和深度:作為中國唯一在四座一線城市獲全牌照的自動駕駛企業,其Robotaxi車隊規模計劃年底擴展至1000輛,車費收入同比增長超300%。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將硬件成本降低70%,遠程協助比例優化至1:20,顯著提升運營效率。創始人彭軍強調:“上市是技術可行性與運營可驗證性的分水嶺。”
文遠知行則以27.1港元/股募資23.9億港元(綠鞋前),差異化布局全球市場——旗下產品擁有7國自動駕駛牌照,覆蓋11國30余城。創始人韓旭承諾三年內不減持股份,釋放長期信心。但相較小馬智行,其技術授權收入占比更高,規模化運營數據披露有限,市值僅為前者一半(32.4億美元 vs 69.7億美元)。
**資本博弈:估值分化的底層邏輯**
市場對兩者的態度涇渭分明。小馬智行獲ARK基金連續加倉,股價較美股發行價上漲51%;文遠知行則遭遇拋售,股價下跌33%。高盛報告指出,Robotaxi盈虧平衡需突破成本桎梏:車輛折舊(43%)、運營分攤(44%)及安全員成本(13%)構成主要壓力。小馬智行通過保險成本降低18%等細節,向資本證明降本能力;文遠知行則側重技術合規性,但商業化進度透明度不足。
**港股戰場:二次上市的機遇與挑戰**
雙重上市為兩家企業拓寬融資渠道,但風險并存。小馬智行港股發行比例高達22%,可能稀釋股權;文遠知行需應對南向資金短期缺位的流動性壓力。瑞銀預測,中國Robotaxi市場規模2030年將達1830億美元,但現階段資本更青睞“技術+運營”雙輪驅動的玩家。
**未來之戰:生態構建與全球競速**
上市僅是起點。小馬智行計劃將募資投入車規量產與海外擴張,文遠知行則聚焦技術迭代。兩者的終極目標一致——證明自動駕駛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可復制的商業模式。正如彭軍所言:“鐘聲之后,真正的競賽才剛剛開始。”這場對決的勝負,或將定義下一個十年出行產業的格局。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