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340萬停車位+1864萬充電樁將加速擴容改造
**發改委:340萬停車位+1864萬充電樁將加速擴容改造**
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際,我國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交出亮眼成績單:截至2025年10月底,全國累計新增停車位超34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量突破1864.5萬槍,同比增速達54%。這一數據背后,是發改委推動的“停車+充電”雙網協同戰略進入深化階段,未來三年還將以存量改造與增量提速為核心,破解新能源汽車普及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停車位擴容:從“一位難求”到“精準供給”**
“十四五”期間,停車設施建設被納入城市更新重點工程。通過盤活閑置用地、改造老舊小區、推廣立體車庫等措施,全國新增停車位覆蓋核心商業區、醫院、學校等民生需求高頻場景。但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區域車位閑置與重點地段“停車難”并存。對此,發改委明確將強化智慧化調控,推動停車數據接入城市管理平臺,并支持地方政府對存量設施實施功能改造,例如將傳統車位升級為“充電停車一體化”車位,提升資源復用率。
**充電樁“三年倍增”:瞄準2800萬槍目標**
與停車位同步躍升的是充電網絡規模。當前1864.5萬槍的充電設施中,公共充電樁占比超六成,但高速公路服務區、鄉鎮節點仍存在覆蓋盲區。根據10月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三年倍增”行動方案》,到2027年底,全國充電設施總量將達2800萬槍,其中高速公路服務區新建改建4萬個60千瓦以上快充槍,實現非高寒區域全覆蓋。政策更首次提出“配電網協同規劃”,要求將充電負荷預測納入電網改造,解決老舊小區電力容量不足的瓶頸。
**雙網融合:破解新能源車普及痛點**
“停車與充電設施必須從‘單點建設’轉向‘系統協同’。”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激增,但部分車主因居住區無固定車位或充電條件不足而持觀望態度。為此,發改委將推動“兩區(居住區、辦公區)攻堅”,新建住宅車位100%配建充電設施,既有社區通過“統建統服”模式補樁;同時試點“停車充電一張網”管理,整合分散資源提升利用率。
隨著“停車+充電”雙網擴容改造提速,我國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正從“量增”邁向“質效雙升”。下一步,政策紅利將進一步向縣域市場下沉,以城鄉全覆蓋支撐汽車消費潛能釋放。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