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6、L7、L8、L9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配置有何不同?
理想L6、L7、L8、L9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差異主要體現在芯片算力、輔助駕駛系統版本、導航輔助場景覆蓋及特色功能上,全系均標配禾賽ATL激光雷達與基礎L2級功能,核心差異集中在Pro與Max/Ultra版本的硬件配置與軟件能力分層。

具體來看,四款車型的Pro版本均搭載地平線征程6M芯片(128TOPS算力),匹配AD Pro系統,僅支持高速導航駕駛輔助,覆蓋長途通勤的自動跟車、車道保持等核心需求;而Max/Ultra版本則升級為英偉達Drive Thor-U芯片(700TOPS算力),配備AD Max系統,可實現高速+城市全場景導航輔助,部分車型還標配記憶泊車、信號燈識別等高階功能。其中L6 Pro額外支持自動緊急轉向(AES),L9 Ultra新增記憶泊車與信號燈識別,L7、L8的Max/Ultra版本則通過統一的芯片與系統配置,實現全場景智駕覆蓋,整體呈現出“基礎功能一致、高階能力分層”的設計邏輯,既滿足家庭用戶對智能駕駛的差異化需求,也通過統一的硬件基礎保障了感知能力的一致性。
從車型定位來看,L6作為入門級車型,其Pro版以24.98萬的價格實現高速導航駕駛輔助與自動緊急轉向的結合,Max版則通過700TOPS算力支持未來城市NOA升級,兼顧性價比與科技延展性;L7、L8作為家庭主力車型,Pro版聚焦30萬級市場的高速智駕剛需,Max/Ultra版以全場景導航輔助覆蓋日常通勤與跨城出行,其中L8 Ultra還強化了座艙豪華配置,與高階智駕形成“智能+舒適”的組合;L9作為旗艦車型,Ultra版在700TOPS算力基礎上新增信號燈識別與記憶泊車,進一步完善高端用戶的智駕體驗細節。
這種分層設計的核心邏輯在于“硬件統一基礎、軟件按需升級”:全系標配的禾賽ATL激光雷達(探測距離300米、點云密度提升40%)與多傳感器組合,為所有車型提供一致的環境感知能力;而芯片算力的差異(128TOPS vs 700TOPS)則決定了功能上限——Pro版滿足高頻高速場景,Max/Ultra版則通過端到端算法與VLM大模型適配,實現城市復雜路況的智能應對。例如L6 Max版可通過OTA解鎖城市NOA,L9 Ultra則直接標配信號燈識別,讓不同預算用戶都能獲得匹配自身需求的智駕體驗。
從用戶場景出發,這種配置差異精準覆蓋了家庭用戶的多元需求:注重成本的用戶可選擇Pro版,以基礎智駕應對長途出行;追求全場景便捷的用戶則可升級至Max/Ultra版,讓城市通勤與固定車位泊車實現自動化。同時,全系統一的激光雷達與基礎L2功能,確保了所有用戶都能享受到智能駕駛的安全性與便利性,體現了理想汽車“以用戶場景為核心”的產品理念。
整體而言,理想L系列通過芯片算力分層、系統版本差異與功能場景細分,構建了從入門到旗艦的智能駕駛梯度,既降低了家庭用戶體驗智能科技的門檻,也為高端用戶提供了全場景的智駕解決方案,這種兼顧普及性與進階性的設計,讓不同需求的家庭都能找到適配的智能駕駛配置。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