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達在汽車上的應用有哪些?

毫米波雷達在汽車上的應用非常廣泛。

首先,它頻帶極寬,在 35G、94G 大氣窗口中可利用帶寬分別為 16G 和 23G,適用各種寬帶信號處理。能在小天線孔徑下得到窄波束,方向性好,空間分辨力極高,跟蹤精度高。

還有較高的多普勒帶寬,多普勒效應明顯,測速精度高。而且地面雜波和多徑效應影響小,跟蹤性能出色。對目標形狀的細節敏感,能提高多目標分辨和識別能力與成像質量。

它以窄波束發射,低被截獲性能好,抗電子干擾強,有一定反隱身功能。毫米波能穿透煙、灰塵和霧,可全天候工作。

在汽車上,毫米波雷達可用于檢測物體,提供距離、速度和角度信息。工作頻譜范圍為 30GHz 至 300GHz,波長小,測距精度能達到亞毫米級。能穿透塑料、墻板和衣服等特定材料,不受雨、霧、灰塵和雪等環境影響。

系統組件尺寸小,分辨率高,在 60 - 64GHz 和 76 - 81GHz 頻率下,精度可達毫米級。成熟商用的車載毫米波雷達包括 24GHz 和 77GHz。24GHz 探測距離在 70 米以內,適用于盲點監測、變道輔助、自動緊急剎車等場景。77GHz 探測距離為數百米,主要應用于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剎車、前向碰撞預警等場景。

隨著汽車智能化發展,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感知系統中優勢明顯,很多車企開始配置多個毫米波雷達,還與攝像頭做數據融合。

在泊車領域,毫米波雷達探測范圍更長、檢測物體更精確、視野覆蓋更廣。在座艙中,可實現手勢檢測、車內感應等功能,能檢測多種手勢,可靈活放置在車輛不同位置,提供多種功能,還能在不同光線條件下運行,汽車停放時處于低功耗狀態,提供車內兒童或入侵檢測。

總之,毫米波雷達憑借眾多優勢,已成為汽車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部件。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在無為自己進行汽車搭電,要遵循準備電纜、停車找極、正確連線、啟動車輛、拆除電纜這一系列步驟。首先準備 3 - 4 米長且導電良好、有絕緣外層的電纜。接著將兩輛車平穩停放,關閉電器設備后打開電池蓋找正負極。搭電時嚴格按順序連接,先紅后黑。啟動
汽車忽然沒電后充滿電的時間并不固定,少則一兩個小時,多則可能需要二十幾個小時。這是因為充電時長受諸多因素影響,比如充電方式,用汽車自身發電機充電和專業充電器充電時間有別;電瓶虧電程度不同,所需時長也不一樣;車輛轉速高低也會改變充電效率。總之
私人汽車搭電一次所需時間并不固定,通常在 10 分鐘到 1 小時之間。這主要取決于電池狀態、電量情況等多種因素。若電池只是輕微虧電,恢復速度較快,10 到 15 分鐘左右或許就能完成搭電;若是嚴重虧電或電池老化,所需時間就會更久,可能要半小
新建汽車搭電適合汽車電力不足無法啟動的情況。車輛放置時間過長,特別是在寒冷冬季,低溫會削弱電瓶儲電能力;電器設備使用過多或使用不當,像同時開啟多種電器等;電瓶隨著使用年限增長而老化,性能下降;停車熄火前未關閉用電設備,下次啟動仍在耗電;熄火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