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2018 汽車新政策下新能源汽車補貼有何變化?
2018 汽車新政策下,新能源汽車補貼有不少變化。
首先,純電動乘用車補貼規(guī)格細分,純電動續(xù)航里程 R 的最低規(guī)格從 2017 年的 100 公里提升至 150 公里,還定義了五個補貼等級,400 公里及以上車型能獲最高補貼。純電動乘用車最低補貼 1.5 萬元,最高 5 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補貼 2.2 萬元。補貼計算方式是自行車補貼金額等于出行補貼規(guī)格乘以電池系統(tǒng)能量密度調節(jié)系數(shù)乘以汽車能耗調節(jié)系數(shù),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不超 1200 元/千瓦時。
其次,新政策增加了電池能量密度和百公里能耗這兩個新的調整系數(shù)。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tǒng)質量能量密度不應低于 105Wh/kg,不同區(qū)間有不同補貼倍數(shù)。百公里能耗也有相應門檻和補貼倍數(shù)。
另外,2018 年補貼政策明確分五個檔次,每 50km 續(xù)航補貼差額 1 萬元。“十三五”期間補貼標準逐年降低,2017-2018 年在 2016 年基礎降 20%,2019-2020 年降 40%,2020 年后補貼政策退出。
2018 年 6 月 12 日新政策實施,2 月 12 日至 6 月 11 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新能源車補貼不同,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地方政府有補貼,單車補貼不超中央財政的 50%。
與 2017 年相比,新政策續(xù)航里程門檻提至 150 公里,檔位升為五檔,最高補貼里程和力度提升。長續(xù)航純電動汽車過渡期后補貼提高,短續(xù)航的有所收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補貼增加,燃料電池汽車補貼不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車用尿素用于后處理系統(tǒng),是通過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來降低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排放。在汽車尾氣后處理裝置中,尿素噴射裝置將尿素噴入尾氣。尾氣高溫使尿素分解為氨氣和水,隨后在催化劑作用下,氨氣與氮氧化物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轉化為無害的氮氣和水
救援車加電故障常見原因包含多個方面,有電瓶自身狀況不佳、充電不足、線路連接有誤、擋位不匹配、點火開關故障等。電瓶到使用壽命或頻繁缺電會損壞,充電不足時可嘗試等待或外接充電線充電;電線連接要符合標準,確保電壓電流充足;自動擋車啟動擋位需在 P
新車的防凍液一般每兩年或行駛四萬公里更換一次,但具體周期因車型、使用情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防凍液在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中起著防凍、防沸、防垢、防腐等關鍵作用。普通新車多遵循上述周期,而豪華車型更換周期可延長,長期運行的出租車則需每年更換。若防凍液
車用尿素溶液和普通尿素在用途、性質、生產過程等方面存在明顯區(qū)別。普通尿素多為白色晶體固體,是農業(yè)常用的中性肥料,為土壤和植物提供氮元素,生產相對常規(guī)。而車用尿素是無色透明液體,是柴油車廢氣處理的關鍵消耗品,由32.5%的高純尿素和去離子水制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