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馳戴克 300 有哪些常見故障?

北京奔馳戴克 300 常見故障有不少。

比如故障燈方面,紅色的機油壓力警報燈、發動機溫度警報燈亮了,意味著危險,可能是機油泄漏、油壓低或發動機過熱,要趕緊停車檢查。

油壓警告燈亮,燃油系統可能有問題,比如泄漏或油壓低。

剎車系統故障燈亮,可能是剎車液位低或剎車片磨損過度。

輪胎壓力監測燈亮,輪胎壓力不對勁,可能低了或不平衡。

轉向助力系統故障燈亮,轉向助力可能出問題,比如液位低或泵有故障。

剎車盤磨損警告燈亮,得趕緊換剎車片或剎車盤。

掛檔車身震動大,可能是一個或多個氣缸工作不良、節氣門臟、機腳膠或波箱托膠下沉,要檢查發動機工作是否平穩、清洗節氣門、更換機腳膠或波箱托膠。

掛檔跳檔沖擊大、跳檔時發動機轉速升高,可能是傳動軸膠餅爛松曠、差速器間隙過大、變速箱入檔沖、變速箱跳檔不順或打滑,要更換傳動軸膠餅、差速器,維修或更換變速箱閥體、電腦并編程。

行駛 80 - 120 碼左右車身盤抖或有共振感,可能是輪胎沒動平衡好、鋼圈變形、車身底盤件損壞、傳動軸或半軸異常、傳動軸過橋軸承及座損壞、輪胎里有水或其他東西,要做輪胎動平衡、更換變形鋼圈、更換車身底盤件、更換傳動軸或半軸、更換過橋軸承及座、拆裝輪胎。

行駛中剎車方向盤抖,可能是剎車盤變形或車身底盤件損壞,要更換剎車盤、更換車身底盤件。

過爛路或行駛中底盤異響,可能是車身底盤件松曠如球頭、車身減振器異響、C、E 級前減振器頂膠爛、前平衡桿膠異響、發動機機艙或尾箱有雜物,要更換車身底盤件、更換減振器、更換前減頂膠、W220 要更換整條平衡桿、檢查是否有雜物。

原地打方向有異響,可能是車身下底板螺絲返松、方向機有異響、更換底盤球頭、潤滑轉向柱和轉向節防塵套。

變速箱故障,可能是升檔或降檔不順暢發沖、某一檔位打滑、入檔車不行走無反應、電控系統故障、W221/ML 系掛檔無反應,要檢查變速箱油位、油質及波箱油格有無堵塞,診斷電腦檢查電控系統故障部位,大修變速箱。

打方向重,可能是發動機皮帶松動或斷裂、缺少轉向助力油、助力泵或方向機、方向機電磁閥損壞,要更換皮帶及皮帶漲緊器、檢查維修漏油、更換助力泵或方向機、方向機電磁閥。

空調有異味,可能是蒸發器發霉及空調空氣分配管發霉、空調格有異味、發動機艙內有異味,要拆儀表臺清洗蒸發器及空調空氣分配管、更換空調格并用清潔空氣劑清潔、清洗異味并清潔空氣分配管。

玻璃不能升降或升降不順暢,可能是升降開關壞、升降馬達壞或無力、升降機損壞、玻璃絨條損壞或老化,要更換升降開關、更換升降馬達、更換升降機、更換玻璃絨條。

后視鏡不能調節或折疊,可能是調節開關故障、后視鏡內電機故障、后視鏡內線路拆斷或其他線路故障,要更換調節開關、更換后視鏡座、維修線路或更換后視鏡座。

機爪膠塌陷,要更換機爪膠。

發動機漏油,更換密封墊就行。

減振器漏油,得更換減振器。

正時調節輪故障,要更換正時系統。

凸輪軸調節電磁閥故障,更換凸輪軸調節電磁閥。

轉向角模塊故障,可單獨維修,無需更換模塊總成。

轉向機泡水異響,漏油可單獨更換油封,異響可調整間隙。

三元催化器損壞,更換三元催化器。

發電機損壞,更換發電機內部的整流器。

翻板機構損壞,部分可單獨更換翻板聯動機構,多數要更換進氣道總成。

開空調時一邊吹冷風一邊吹熱風,可能是空調翻版電機的軸斷裂,換成鋁合金升級版,幾百塊就能解決。

怠速時方向盤抖動、加速時發動機震動厲害,是發動機支架墊老化,更換原廠支架墊就行。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4.9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卡迪斯改色膜質量可從價格、色澤、手感、味道、背膠、工藝等多個維度判斷。一般來說,價格過低的產品質量往往難以保障,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優質改色膜色澤飽滿均勻,手感細膩且厚度適中,聞起來無刺鼻氣味,背膠即便多次揭貼也能保持良好粘貼強度,工藝上多
根據車輛價位選擇合適液體車蠟,可參考這個思路:低檔車可選 50 元以下經濟型蠟,滿足基本防護增亮需求;中檔車 50 - 100 元較為合適,功能有所提升;高檔車則選用 100 元以上產品,能帶來更優質保養。不同價位的液體車蠟,其成分、防護功
進口鍍膜劑和國產鍍膜劑價格相差較大,少則幾百元,多則可達數千元。通常國產鍍膜劑應用于 50 萬元以內車型時,多在 800 元至 3000 元,20 萬元左右國產車 300 至 600 元即可;而進口鍍膜劑用于 100 萬元左右豪車,費用在
新車不適合馬上打蠟。新車在出廠時,廠家會為其涂上一層原裝保護蠟,這層蠟能在一定時間內對車漆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若過早打蠟,就會將原廠保護蠟去除,無疑是一種浪費。所以,通常建議在購買新車后的幾個月內,先不著急打蠟,而是等原廠蠟的作用消退,再根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