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真的只能局限于城市內上下班代步通勤嗎?
為了用行動來打破外界對電動車的這一狹隘偏見,6月5日,江淮新能源iEVS4領新上市暨萬里公測第二季北京站在北京雁棲湖盛大開啟。來自行業媒體記者和江淮新能源車主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在此之前,江淮新能源萬里公測車隊從合肥江淮大眾生產線出發,一路經過淮南、徐州、濟南、滄州和天津,總行駛里程達到1400余公里,并最終順利抵達北京。活動過程中,江淮新能源對外實時播報了公測動態,讓更多的人親身體驗了一把綠色低碳出行的魅力。而且還是長途出行!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普羅大眾消費者對于純電動車的定位認知,往往只是停留在城市內上下班的短途代步通勤,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長途出行需求。原因很簡單,電動車充一次電能跑的距離遠遠還趕不上燃油車,并且充電也并不方便、尤其跑長途過程中加電。
需要指出,這在過去較長一段時期內,確實也是一個現實問題。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充電樁少不方便,這一度被視為阻礙電動車走進尋常百姓家的三個非常關鍵的因素。當然,還有一點就是現階段電動車的購買性價比不高。所以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潛意識里對電動車的誤解很深、接受程度很低。
問題在于,在包括電池能量密度、快速充電等科技技術日新月異,充電樁等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今天,大眾對于電動車的傳統誤解還無法消除嗎?

為了更好的向公眾科普這個問題,江淮新能源從去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舉辦萬里公測活動,廣邀行業人士、主流媒體和廣大車友共同參與江淮新能源電動車產品的長距離公開測試,旗下的"明星"產品——江淮iEV6E運動版也成為行業內首個順利完成萬里公測的純電動車型。
基于去年的不錯效果和成功經驗,今年5月底開始,江淮iEVS4萬里公測第二季在合肥江淮大眾生產基地全新開跑。根據官方介紹,本季萬里公測共分東、西、南、北四條線路,首先開啟的北線之旅,江淮iEVS4車隊從合肥出發,一路經過淮南、徐州、濟南、滄州和天津,最終"會師"首都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段長達一千四百多公里的長距離公開測試中,江淮iEVS4用出色表現回應了人們對純電動車在長途遠行上的各種疑慮。譬如,在徐州開往天津的路段,iEVS4車隊就進行了一場模擬真實用車需求下的單日極限續航測試。
在長達648km的行駛過程中,在接近滿電的情況下從徐州出發,抵達天津后電量還剩51%,途中充了三次電,分別是在服務區短暫休整、午餐以及晚餐的間隙進行的,絲毫不影響正常的行程安排。結合實際道路駕駛來看,iEVS4高達470km的綜合工況續駛里程和強悍的快充性能,讓同行媒體和車主倍感意外,甚至一些車主驚呼"原來電動車這么能跑!"。

當然,能夠讓這段長途如此順利進行的一個很關鍵的外界因素在于,沿途高速和城區路段上完善的充電設施給車隊提供了非常給力的充電保障。由此可見,經過最近幾年政府及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我國在新能源汽車充電等基礎配套實施方面確實已經取得了斐然的成就。
所謂"兵馬未到糧草先行",在此給充電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相關方點贊!在筆者看來,江淮新能源萬里公測活動不僅是一次對江淮新能源電動車產品的全方位的長距離公測活動,也是江淮新能源普及新能源汽車,倡導綠色出行,體驗"藍天保衛戰"成果的創新形式。

熟悉和關注江淮的人都知道,江淮汽車的前身是成立于1964年的合肥江淮汽車制造廠,此后的40多年間,其一直躬耕于商用車領域。隨著2008年1月其首款轎車賓悅的批量下線,標志著江淮正式從商用車拓展至乘用車市場。時至今日,江淮汽車已經涵蓋乘用車、卡車、客車三大板塊的整車及零部件領域。
雖說得益于前些年國內車市、尤其SUV細分市場的一片大好形勢,江淮的"商轉乘"戰略一度也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隨著近兩年國內車市急轉直下,包括SUV在內的燃油車市場每況日下競爭不斷加劇。在此背景下,本來在燃油乘用車領域根基尚淺的江淮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較大沖擊。

要想不被市場淘汰、并在未來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不斷加碼新能源領域、向"新四化"方向轉型,成為了江淮當下的一項戰略重心。
可以說,此次"萬里公測"活動為消費者全面展現了江淮iEVS4在性能、續航、充電、安全等方面的強大產品力和綜合優勢。作為一款高性價比的入門級新能源汽車,親民的價格和超長續航不僅成為代步神器,更是家庭購車的首選。
期待在接下里的行程里,江淮iEVS4能夠用持續出色的表現,提升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的信賴與認可。講真!都2019年了,無論是日常的城市內代步通勤,還是偶爾的長途旅行,電動車出行我看行。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