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感到疑惑:“明明是你撞了我,是你的過錯,我為什么要負責任?”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在交警沒有做出結論之前,自以為“無責”的,未協商并離開事故現場,也沒有留下聯系方式的,也屬于逃逸。
發生交通事故后,許多車主朋友并非故意為了逃避處罰離開現場,而是因為缺乏相關法律常識,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構成肇事逃逸。注意了!下面這些情況也屬于逃逸!

1. 以下情況也屬于肇事逃逸!
① 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② 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③ 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④ 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⑤ 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⑥ 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⑦ 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百變猴提醒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罰款2000元,可以并處15日以下拘留;如駕駛員為無證駕駛,五年內不得申領機動車駕駛證。
交通肇事后逃離事故現場,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且致1人以上重傷即構成交通肇事罪(普通交通肇事需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且致3人以上重傷才能構成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逃逸屬于從重處罰情節,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交通肇事罪普通情形一般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怎么做才不算肇事逃逸?
事故造成的損害,包括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兩個方面。肇事逃逸并非只是對人而言,對出現財產損失的事故,駕駛人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也就是說,撞到貓狗、綠化帶、電線桿、隔離護欄、墻壁、他人車輛等都可能涉嫌肇事逃逸。
發生交通事故后,車輛駕駛人應立即停車,拉緊手剎制動、設置警示標志做好安全保護措施,保護好現場,并撤離到安全地點后迅速報警,若情節較輕的,可以自行協商賠償事宜。
百變猴提醒
私了僅適用于,未造成人身傷亡,未損壞公共設施與建筑物;雙方車輛損失在2000元以內;基本事實清楚,證照、保險齊全,雙方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交通事故。

3. 哪些事故不能“私了”?
① 機動車未懸掛號牌(無臨時號牌);
② 駕駛人無有效駕駛證;
③ 駕駛人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的情形;
④ 對交通事故事實或者成因有爭議;
⑤ 碰撞建筑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

百變猴提醒
如遇涉嫌酒駕、無證、頂包等情況的交通事故,當事人不得自行協商或對肇事駕駛人進行敲詐勒索,一律報警處理,如遇敲詐勒索的情況,應當向公安機關報案。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