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能源車,在很多消費者的心里還是比較抵觸的,因為電池技術水平的限制,就現階段而言,使用還是不太方便,尤其是充電樁數量少,也在困擾著很多新能源車主。
但是,技術的進步總要經過多年的驗證,所以短時間內充電慢的問題很難解決。很多車企就選擇了其它出路,譬如說氫能源車,豐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量產車型Mirai在北美已經銷售了多年,經過了安全性的檢驗,本次上海車展也是首次在國內亮相。
不過氫能源車雖好,布局最早的卻是日系車,其技術手段也最為領先,好不容易在電動車上取得了一點領先,氫能源車又落后了,多少都會讓人心有不甘。幸好這次的上海車展,很多國產車企都帶來了他們自家的氫能源車型,展示自己的實力的同時,也證明了國產車的氫能源技術一點不差。
眾泰E200 FCV 搭載新動力能否重返巔峰?
一直被稱為可以讓國人開得起各種豪車的眾泰,其實很早就在新能源領域展開了布局,E200這款微型電動車就是眾泰的開山之作。雖然2016款的續航只有155公里,但因為好停好開,加之競爭對手不多,月銷量一度達到了3500輛,這個成績即使放到現在,也可以排在銷量榜前十的位置,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E200的優勢也變成了劣勢,2019年補貼政策已經把純電動車型的續航標準提高到了250公里,競爭也水漲船高,隨著比亞e1這些車型的上市,E200的銷量每況愈下。但眾泰這次居然給E200用上了氫能源,真是厲害了。
該車的主要改變也是在于動力系統,設計方面的改動很小,還是原來的樣子,雖然不知道其續航信息,不過相信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東風風神AX7 FCV 首款“油改氫”車型
東風風神,一直以來都以高性價比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認可,但在銷量方面就不盡人意,沒有閃光點估計就是其車型被忽視的原因。
所以在本次的上海車展上,東風風神也給AX7增加了氫能源車型,引得眾多觀眾止步觀察。其外觀上保持了燃油版車型的設計,在一些細節上做了特有的改變,譬如藍色的LOGO和飾條,在機艙蓋上也做了一些標識。
貫穿式的尾燈設計有點類似小鴨尾,酷酷的感覺,上方有英文標識,國際范兒十足,右側還有FCV的標識,和燃油版車型的區別非常有限,這一點也延續到了內飾上。
目前,AX7車型僅有燃油版車型,如果這款氫能源版本上市的話,AX7將會成為第一款搭載傳統動力和氫能源動力的國產車,和其它走電動路線的車型截然不同,就是續航信息還沒有公布。
格羅夫歐思典 造型夸張售價驚人
現在我國數量眾多的造車新勢力,無一例外都選擇了電動車,而在自動駕駛和設計上做出差異化競爭,時間一長,讓很多消費者都覺得有些審美疲勞。
每次看到造車新勢力的車型都是續航多遠,搭載了什么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可在關鍵的充電問題上又回到了原點。幸好,這種局面被格羅夫這個車企給改變了,因為他們帶來了氫能源車型。
雖然隔著護欄,也能體會到這輛叫歐思典車型的與眾不同,前臉設計非常夸張,5根豎直線條的里面還有其他格柵,看著有點瑪莎拉蒂的感覺,但保險杠的設計卻要更為復雜和運動,就好像是寶馬家族的M運動套件,而且離地間隙很低,機艙蓋上也有幾根凌厲的筋線,一看就不是善茬。
幸好車尾的設計要簡單一些,沒有那么的張牙舞爪,不然后車也會嚇得不輕,有點溜背式的造型還是比較符合當下潮流。如果你還是覺得這外觀太過難以接受,那就可以看看后面經典版車型,明顯收斂了很多。
雖然沒有看到內飾,但格羅夫很良心的公布了動力方面的信息,其最大功率為280千瓦,百公里加速6.5秒,這個成績跟高端電動車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人家加氫時間短呀,僅需三分鐘就可以續航1200公里,不說電動車,就是燃油車也沒幾輛能達到這個續航水平。而且,格羅夫還公布了歐思典的預售價格為75-100萬元,著實不便宜,這恐怕是目前國內最貴的新能源車了。
從上述幾款車型來看,不少國產車企都已經掌握了氫能源汽車的技術,但是想要真正量產落地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不僅需要相關技術的驗證,而且對配套設施的要求也極為嚴格,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加氫站才能保證使用,不像電動汽車在家就可以充電,豐田Mirai上市這么多年一直不慍不火,也是因為受到了加氫站的限制。所以要發展氫能源汽車,車企技術加氫站的普及必須要同步發展,才能讓其走進千家萬戶。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