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大部分司機表示聽說過網約車將禁止燃油車的消息,但普遍認為只是趨勢而非現行法律法規。但是,有兩名駕駛燃油車的網約車司機稱,目前高德平臺確實禁止燃油車的注冊,但是滴滴平臺依然允許燃油車注冊。
目前兩家平臺均未對司機說法進行回應。

還能用燃油車跑網約車嗎?
大部分司機的觀點是用燃油車跑不贏平臺。因為現在的平臺主推特惠車,但是特惠車的單價偏低,一公里收入僅1.2元;電動汽車在開啟空調的前提下,夏季運營成本大約為每公里0.3~0.4元,還是有一定利潤空間的。但是燃油車的運營成本高,僅燃油費用即達到0.5元左右,再加上空調、磨損、維保等費用,跑特惠單則基本沒有利潤,所以即便平臺不淘汰燃油車,司機也會淘汰這種車輛。

然而筆者并不認同上述觀點。
燃油車可分為傳統燃油車和新式燃油車,前者就是純粹的燃油動力汽車;而后者則包括不支持外接充電的油電混合汽車,比如豐田卡羅拉、雷凌、本田思域、日產軒逸e-Power等,這些車的耗油量是可以非常低的,并且直驅式或增程式油電混合車型在城市道路中的耗油量表現也是良好的。
其在整體速度偏低的工況中,耗油量理論上能低至4L/100km左右。
其對應的燃油成本實際與電動汽車開啟空調的成本相當,并不是不能用于網約車或出租車運營。

低緯度、中緯度,這兩個概念也是需要了解的。
低緯度區域的冬季氣溫普遍偏高,除非是在海拔較高的區域,比如云貴高原地區;而中緯度地區的冬季普遍氣溫很低,往往都能低于零度以下,而偏北方或西北區域的冬季低溫可以達到零下20~40℃區間!電動汽車在對應的溫度環境中別說是開啟暖風,就是不開暖風都會出現續航里程的明顯下降;開啟高功率的暖風系統之后,其續航里程往往是要縮水一半以上的。
在這些區域里使用的營運車輛顯然需要是燃油車,作為以私家車用戶為主的網約車,燃油車也難免是主流之選。

綜上所述,禁止燃油車從事網約車運營是不合理且不切實際的,充其量是一些城市基于本地企業的地方保護政策設置的門檻;全面來看,網約車的車型選擇一定會有明顯的地域性差異,南方區域適合采用電動汽車,北方和西北區域依然是燃油車的天下,這是短期內很難改變的客觀事實。
至于從節能減排的角度來分析的話,結論會相反。
可是節能減排的基礎是不能影響用戶的利益,網約車是由一位位的私家車車主支撐起來,所以應當先考慮車主的利益再宏觀進行戰略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