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SUV市場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吉利選擇在8月打出“博越”這張王牌。作為曾創下百萬銷量的國民神車,博越全新換代,絕非簡單的配置升級,而是從智能化座艙到動力系統的全面革新,背后是吉利對主流SUV市場的重新定義。在新能源與燃油車激烈交鋒的當下,吉利博越是否依然能打動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
撰文|蔡家倫、編輯|禾 子
在新能源SUV大行其道的時代,吉利汽車仍然選擇推出博越這臺傳統動力車型,即將在8月登場的新博越成為了大家期待的家用SUV之一。此時,第四代博越L上市首月即斬獲12248輛的余溫猶在。在電動化浪潮洶涌的背景下,這場燃油SUV的自我革新,也暗藏吉利汽車對于主流SUV市場的戰略野心。

油電同智才是換代“殺手锏”
新款博越在設計風格上進行了大刀闊斧般的改變,摒棄了此前與凱迪拉克有些相似的設計語言,前臉采用豎條紋參數化格柵,貫穿式燈帶銜接兩側熏黑大燈組,在保持與博越L家族化呼應的同時,通過更緊湊的2707mm軸距,搭配琉璃藍、雨巷白、蘭亭灰和水映銀四種文藝風配色,精準鎖定年輕家庭的審美取向。車內整體布局更富科技感,原先的13.2英寸豎屏被橫屏布局取代,副儀表臺重構為開放式儲物空間,配合3D鐳雕水晶擋把與動態律動氛圍燈,科技氛圍直追新勢力車型。
智能座艙的進化成為本次換代的技術制高點。新款博越全系標配的Flyme Auto車機系統不僅實現四音區語音交互、手勢控制等基礎功能,更深度整合定制高地地圖,支持紅綠燈倒計時、綠波通行等城市通勤剛需場景。尤為關鍵的是,其手機與車機算力共享(Flyme Link)功能,使燃油車首次在互聯生態上比肩純電車型。這恰是吉利“油電同智”戰略的技術落地,通過將博越L搭載的自研7nm車規級“龍鷹一號”芯片能力下沉至主力車型,打破油電之間的智能代差。
在空間方面,新款博越后排座椅放倒后1930mm的縱深與580L常規容積,配合全車37處儲物空間的設計,其空間實用性與主流SUV哈弗H6等競爭對手相比也毫不遜色。在安全配置方面,新款博越搭載5攝像頭+2毫米波雷達+4超聲波雷達組合,可實現覆蓋自動跟車、交通標識識別的L2級輔助駕駛。
面對哈弗H6、長安CS55 PLUS等勁敵,全新博越以智能化配置構建錯位競爭優勢,無論是8155芯片還是14.6英寸橫屏+Flyme Auto系統,價格錨定9萬-12萬元區間的全新博越更有競爭力。
國產SUV的逆襲之路
以博越為代表的國產SUV早已經成為許多年輕消費者的選擇。相較于合資車,國產SUV在8萬-15萬元市場中的競爭力不容小覷,本土品牌在用戶體驗以及核心技術方面的提升較大,最關鍵的在于國產車的L2級駕駛輔助系統已經下探到10萬元,同樣的配置只會出現在合資車的頂配車型上,國產SUV正通過空間越級、動力高效、智能平權三大支點,系統性重構市場競爭格局。
博越家族在此浪潮中展現出強勁的銷量勢能,2025年1月,博越家族以26434輛的月銷成績穩居SUV榜前三,第四代博越L上市首周2300輛的訂單量超越哈弗H6同期表現(1800輛),而定位更高的星越L更以14.62萬輛登頂2025上半年燃油SUV銷冠。吉利構建起的產品矩陣,為換代博越鋪墊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以新款博越為代表的國產SUV走向逆襲之路,其核心在于通過燃油車智能化革命打破認知壁壘,例如新款博越搭載的Flyme Auto系統可以實現上車導航無縫流轉、多場景語音交互等功能,根治“油車智障”的用戶痛點。依托成本控制能力實現技術普惠,在8155芯片、540°全景影像等配置全系標配前提下,將起售價下探至10萬元內,這種“高配低價”策略直指家庭用戶核心訴求——在有限的預算內獲得越級體驗。

博越能高枕無憂嗎?
博越換代速度之快讓人感到不解,其實這也是國內新能源市場崛起給燃油SUV帶來的緊迫感,全新博越的市場挑戰依然嚴峻:比亞迪宋Pro DM-i半年銷量破10萬輛的業績,揭示插混車型對燃油市場的侵蝕態勢。博越當前的油耗數據雖然不錯,但面對插混車型的2L級油耗仍顯吃力。對此,吉利已宣布年內推出博越插混版,但現款車型的換代時機選擇,恰恰體現其戰略定力,根據乘聯會2025第一季度數據顯示,在純電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三四線城市,燃油車仍占據73%市場份額,這正是博越的基本盤所在。

點評
隨著8月上市臨近,新款博越來越難言輕松,這款新車面臨著嚴峻的市場檢驗,其智能化體驗能否真正打破油電邊界,空間與油耗優化是否達到消費者預期,這些都是市場對于新款博越的考核。當電動化進程尚未完全覆蓋市場時,高性價比的智能燃油車或許仍然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