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零跑汽車率先公布8月銷量數據:全系交付達57,066輛,同比增長超88%,環比增長14%,這是零跑連續第六個月蟬聯新勢力銷量冠軍。
從今年初至今,零跑幾乎月月刷新著自己的銷量紀錄。7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大關,達到50,129輛,短短一個月后又提升了近7000輛。這樣的增速讓人不禁好奇:零跑是如何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脫穎而出的?

銷量攀升:數字背后的實力彰顯
零跑汽車的銷量增長不是偶然的爆發,而是持續性的攀升。截至8月21日,零跑累計交付量已突破90萬臺,展現出強大的市場認可度。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零跑2025年上半年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凈利潤達0.3億元,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企業。
毛利率也從去年同期的1.1%大幅提升至14.1%,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許多傳統車企,證明了零跑不僅賣得好,更賺得動。
技術自研:零跑成功的核心密碼
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出身電子工程師,公司將“全域自研”作為核心戰略,核心零部件自研比例高達65%。這種垂直整合模式不僅降低了成本,更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力。
以零跑B系列為例,其搭載的CTC2.0 Plus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通過結構創新實現輕量化與安全性雙重突破,扭轉剛度媲美百萬級豪車。
在智能化領域,零跑率先量產“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搭載高通8650芯片+激光雷達的輔助駕駛系統,支持高速領航、記憶泊車等高階功能。

爆款策略:精準定位市場需求的產物
零跑B10自4月上市以來,累計交付已超5萬臺,成為零跑銷量向上的支柱之一。這款車以“全球智趣長續航SUV”的定位快速搶占市場,甚至還完成了“充電10次橫穿中國”的挑戰。
零跑B01更是上演了“銷量狂飆”,上市僅一個多月便完成第1萬臺的交付。這款起售價僅8.98萬元的轎車,提供了終身免費電池質保、終身免費電驅質保等服務,顛覆了市場對電動車價值的傳統認知。
有趣的是,零跑B01的女性用戶比例超過40%,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超八成用戶選擇了650公里長續航版本,激光雷達版本的選購率也超過50%,反映了消費者對續航里程和智能駕駛技術的高度重視。
全球化布局:從中國走向世界
零跑的野心不止于國內市場。今年1-7月,零跑汽車累計出口銷量達24,980臺,位列中國新勢力品牌出口前列。
朱江明表示:“零跑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今年以來的出口銷量也穩居新勢力前列,近期的歐洲訂單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8月份,零跑B10首批車型已啟程發往歐洲,9月將亮相德國慕尼黑車展,年內計劃登陸超20個國家與地區。這種“出口+本地制造”雙軌模式,既降低了關稅與物流成本,又提升了對歐洲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

新勢力格局重塑:從“蔚小理”到“零小問米理”
零跑的崛起正重塑中國新勢力格局。傳統“蔚小理”格局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零小問米理”,零跑憑借性價比和新品快速上位。
這與理想汽車形成鮮明對比。零跑將全年銷量目標從60萬輛上調至65萬輛,而理想則在5月將原定70萬輛的目標下調至64萬輛。
一升一降之間,反映了兩家企業對市場形勢的截然不同的判斷與應對。
零跑瞄準最大規模的大眾市場,通過高性價比產品和平臺化戰略實現快速增長。零跑憑借“30萬級技術下放到15萬級”的產品策略,以低于競品的價格提供更高配置。
結語
零跑汽車的成功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圖景——不是靠華麗的故事和虛無的概念,而是靠扎實的技術、精準的定位和全球化的視野。
隨著零跑B10首批車型發往歐洲,全新個性戰略新品零跑Lafa5即將在9月8日亮相慕尼黑車展,零跑的全球化戰略正在加速推進。
有人說零跑的成功是偶然,是抓住了市場空窗期;也有人認為這是必然,是技術長期主義的勝利。但無論如何,零跑已經用銷量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零跑科技副總裁周穎坦言:“海外消費者更理性,他們關注的是產品能否真正解決需求。” 或許,這正是零跑給整個行業上的一課。

互動話題:您認為零跑汽車的成功模式可以被其他新勢力復制嗎?
支持觀點:零跑的模式完全可以復制,其“技術自研+高性價比”策略本質上是對汽車產業傳統邏輯的回歸。
反對觀點:零跑模式難以復制,它抓住了市場空窗期,建立了用戶心智占位,后來者面臨更高的品牌認知門檻和技術壁壘。
中間觀點:部分要素可借鑒,但需差異化創新。技術自研和成本控制經驗可以學習,但各企業需要找到適合的細分市場和發展路徑。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