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日常出行的熱門選擇,我近期也有了購入一輛新能源轎車的計劃。在對比多款車型后,比亞迪秦 PLUS EV 頻繁出現在推薦列表中,不少人提及它在性價比方面表現不錯,于是我趁著空閑時間前往 4S 店,實地了解這款車的具體情況。到店后,展廳內陳列著不同配置的展車,試駕車也隨時可供體驗,銷售人員耐心地為我講解了 2025 款秦 PLUS EV 智駕版的各個版本,經過一番細致的咨詢和體驗,我梳理了一些信息,希望能為同樣在各個版本間猶豫的消費者提供一些實用的參考。

在 4S店體驗過程中,我著重感受了秦 PLUS EV 的智能配置,其中 DiLink 智能語音交互系統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實際操作時,只需通過語音指令,就能完成導航設定、音樂切換、車窗控制等操作,系統的響應速度比較快,識別準確率也較高,在駕駛過程中使用,能減少手動操作帶來的分心,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同時,這款車全系配備的電子車身穩定系統、胎壓監測等安全配置,也讓我在體驗時感受到了一定的安全感,這些基礎的安全保障,對于日常出行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 2025 款秦 PLUS EV 智駕版共有四個在售版本,分別是 420KM 領先型、510KM 領先型、510KM 領航版和 510KM 超越型。其中價格最高的是 510KM 領航版,售價 15.28 萬,這個版本在配置上有不少亮點。它配備了自動泊車功能,對于停車技巧不太熟練的人來說,能在停車時提供不少幫助;360 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盤的加入,讓車輛周圍的環境看得更清晰,降低了剮蹭的風險。在舒適性配置上,手機無線充電功能解決了手機充電時線纜纏繞的麻煩,主駕座椅電動調節能讓駕駛者更輕松地找到合適的坐姿,前排座椅加熱和通風功能,則能在不同季節帶來更舒適的乘坐體驗。此外,它的中控屏尺寸升級到了 12.8 英寸,相比小尺寸屏幕,視覺效果更開闊,操作時也更方便查看信息。

價格處于中間位置的是 510KM 超越型,售價 12.98 萬,這個版本的配置表現比較均衡。它包含了 510KM 領航版多數提升舒適性和便利性的配置,像自動泊車、360 全景影像、透明底盤、手機無線充電、主駕座椅電動調節以及前排座椅加熱 / 通風功能都有配備,不過中控屏采用的是 10.1 英寸。從我個人角度來看,10.1 英寸的中控屏在日常使用中,顯示導航、音樂等信息已經足夠,雖然沒有 12.8 英寸屏幕那么大氣,但能以更低的價格獲得大部分實用配置,對于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是比較友好的。
接下來是 510KM 領先型,售價相比 510KM 超越型低一些。這個版本與 420KM 領先型在配置上差異不大,主要的區別在于續航能力。它搭載的電池容量為 57.6kWh,CLTC 純電續航里程達到 510 公里,比 420KM 領先型多出 90 公里的續航。在實際使用場景中,這 90 公里的續航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偶爾需要前往周邊城市,或者沒有固定的充電地點,510 公里的續航能減少中途充電的次數,避免因續航不足帶來的焦慮。不過,如果對舒適配置沒有過多要求,只是需要更長的續航來滿足出行需求,這個版本可以作為一個考慮選項。

價格最低的是 420KM 領先型,售價 10.98 萬,作為入門版本,它的配置以滿足基礎使用需求為主。10.1 英寸的中控屏能實現基本的娛樂和導航功能,倒車影像和定速巡航在日常駕駛中也比較實用,4 揚聲器的音響系統雖然沒有復雜的音效調節,但滿足日常聽音樂的需求不成問題。從續航來看,48kWh 的電池容量帶來 420 公里的 CLTC 純電續航,對于日常主要在市區通勤,且家中或工作地點附近有充電樁的用戶來說,這個續航里程基本能夠支撐一周的出行,像我平時上下班往返大約 50 公里,按照這個里程計算,一周充一次電就足夠了,不需要頻繁尋找充電樁。

在動力方面,四個版本的表現保持一致,均搭載了最大功率 100kW(136Ps)、最大扭矩 180N?m 的電機。在試駕過程中,我在城市道路上體驗了加速和超車,車輛的動力輸出比較平穩,起步時沒有明顯的遲滯感,超車時也能提供足夠的動力支持。在高速路段行駛時,即使車速提升到 100km/h 以上,動力儲備依然充足,不會有動力不足的感覺,整體的動力表現能夠滿足日常家用的需求,無論是城市通勤還是短途出游,都能應對自如。

綜合這次在 4S 店的體驗和對各版本的了解,不同版本的秦 PLUS EV 適合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如果預算有限,日常出行范圍主要集中在市區,且有便捷的充電條件,420KM 領先型能夠滿足基本的出行需求;如果對續航有一定要求,同時希望獲得更舒適、便捷的用車體驗,又不想在價格上有過高支出,510KM 超越型在配置和價格之間取得了較好的平衡;要是預算相對充裕,追求更全面的配置和更優質的用車感受,510KM 領航版的豐富配置能帶來更好的體驗;而 510KM 領先型則適合對配置要求不高,僅需要更長續航來應對出行場景的消費者。每個人的用車需求和預算都不同,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大家在選擇時,更好地找到符合自身情況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