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曹琳
編輯|冒詩陽
9月15日,別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的首款旗艦轎車至境L7正式公開亮相。
這款基于“逍遙”超級融合架構打造的增程豪華轎車,現已到達全國別克經銷商展廳并開啟小訂。在9月28日前下訂的用戶還可享受終身免費保養的政策。
至境L7不僅代表著別克品牌的技術創新,更是傳統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時代的一場 “戰略性反攻”。它瞄準的是20-30萬級價格區間,意圖在這個價格戰最洶涌的市場中,與新勢力正面爭奪。
至境L7搭載的“真龍”增程系統,直擊續航焦慮、動力衰減和NVH控制三大痛點。
這套系統采用252kW單電驅,提供相當于3.0T V6發動機的動力,滿電零百加速僅需5.9秒,虧電狀態下動力差異小于0.1秒。
續航能力是至境L7的核心亮點。其純電續航達302公里,綜合續航更是高達1420公里,能夠滿足90%以上用戶城區通勤一周一充的需求。
同時,車輛支持130千瓦快充,30%-80%補能僅需18分鐘,有效解決了純電車型的續航焦慮問題。
電池安全方面,至境L7采用奧特能2.0增混專用電池,繼承了“15億公里0自燃”的安全基因,并實現了64萬公里使用后純電續航低衰減,遠超行業標準。
智能化曾是合資品牌的短板,但至境L7實現了突破。新車首發搭載基于端到端強化學習的Momenta R6飛輪大模型,以及高通最新一代SA8775P芯片。
這套“逍遙智行”輔助駕駛系統能夠提供“無斷點”城市NOA和業內首批“不停車一鍵泊入”等全場景輔助駕駛功能。
至境L7在產品定義上明顯跳出了傳統的“配置堆砌”邏輯,轉向更具用戶感知價值的“場景化豪華”。
這種 “場景化創新” 反映了別克對新時代豪華用戶需求的深度理解。不同于新勢力品牌的“單點突破”策略,至境L7選擇的是“均衡發展”路線——不做特別長的長板,但確保每個板都不弱。
在30萬級新能源市場,至境L7找到了一個巧妙的 “錯位競爭” 點,比純電車型少了續航焦慮,又比傳統燃油車多了智能體驗,更以“合資品質”直面新勢力的“互聯網基因”。
至境L7的推出標志著別克實現了從“技術使用者”到“技術定義者”的身份轉變。
在增程技術一度被視為“過渡方案”的輿論背景下,別克以“真龍”增程系統重新劃定了增程技術的性能標準與用戶體驗底線。
這款車是別克真正意義上 “由中國定義、為中國打造” 的豪華智能電動車。其背后的“逍遙”超級融合架構是合資品牌中首個“立足中國市場研發”的全域融合型架構,標志著合資品牌從“技術引進”向“本土自研”的關鍵轉身。
至境L7也反映了中美雙方在合作模式上的深刻變革。據了解,通用高層已經認可中方的產品定義能力,甚至將泛亞的研發效率作為案例,反向推動全球團隊。這種“信任革命”在合資企業發展史上并不常見。
至境L7明確將目標指向了新能源市場第一陣營。薛海濤對至境L7的市場定位非常明確:20-30萬元區間,家庭主力用車。
他希望客戶在選車時,能真正把至境L7放進購車清單里,這句話看似低調,實則野心十足——這意味著別克不僅要找回老用戶,還要與理想、問界等新勢力正面爭奪用戶。
別克不再滿足于“性價比”或“品牌情懷”,而是試圖以 技術領先性、智能成熟度、豪華體驗感三大維度,與蔚來、理想、寶馬i系列等選手正面競爭。
9月28日至境L7正式上市時,薛海濤將公布他對新車銷量的“小目標”。無論首戰成績如何,這家曾經定義了中國中產轎車的企業,已經重新回到了牌桌。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