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硬核智造廠》對東風柳汽長達兩小時的深度探廠直播,這不僅是一場企業形象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對中國汽車工業轉型升級路徑的權威解讀。作為一家擁有71年歷史的中央企業,東風柳汽全景式的呈現了嚴謹的研發體系、先進的智能制造能力與深厚的用戶責任擔當。東風柳汽以“國家隊”車企應有的技術厚度與社會溫度折射出中國汽車產業從“制造”向“智造”躍遷的堅實步伐。

東風柳汽的硬核之處首先體現在對產品極致細節的執著追求。在油泥模型工作室,設計師為星海V9反復打磨0.1毫米曲線偏差的場景令人動容。這種近乎偏執的工匠精神,早已超越了外觀設計本身,成為工業美學與工程科學深度融合的象征。無論是乘用車星海系列的“中國結”元素,還是商用車乘龍翼威5的“龍睛”大燈,都表明中國品牌正在以文化自信重塑全球汽車設計語言。更重要的是,這種美學追求并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空氣動力學與結構優化的基礎之上,體現了設計與功能的高度統一。

其次,其研發驗證體系的嚴苛程度,彰顯出軍工級的可靠性標準。在商乘共用試驗場與四大實驗室中,產品需經歷相當于10萬公里路試的疲勞測試、極端環境下的“三高”驗證,以及AEBS自動緊急制動等智能安全系統的實況模擬。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東風柳汽將NVH性能對標家用電器,使商用車怠速噪聲媲美洗衣機,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對用戶長期駕乘體驗的深刻理解。這種“看不見的投入”,恰恰是品牌口碑的基石。
在智能制造層面,東風柳汽的智慧工廠實現了“綠色+智能”的雙重躍升。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全線自動化,焊裝車間94.5%的自動化率保障了高效與一致性;水性3C1B涂裝工藝與中水回用技術的應用,則體現了對可持續發展的切實承諾。更關鍵的是,該生產線可兼容十大平臺百余種車型共線生產,展現出強大的柔性制造能力,為未來多品類、快迭代的產品戰略提供了堅實支撐。

尤為難得的是,東風柳汽并未止步于技術突破,更將企業責任融入品牌基因。“望子乘龍”公益計劃四年資助23名卡友子女入讀雙一流高校,覆蓋用戶家庭的教育支持,讓冰冷的鋼鐵機械承載起溫暖的人文關懷。這種“為國為民”的國企擔當,正是中國品牌區別于外資企業的核心軟實力。

東風柳汽此次直播,不僅是一次企業實力的集中釋放,更揭示了中國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可行路徑:以技術創新筑牢根基,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社會責任為底色。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浪潮中,唯有兼具硬核實力與人文溫度的企業,方能真正走向全球,成為中國智造的閃亮坐標。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