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金九”遇上市場寒冬,中國皮卡行業正經歷著“冰火兩重天”的戲劇性考驗。9月全球4.5萬輛的總銷量背后,暗藏著國內需求收縮與出口爆發的結構性裂變:國內終端銷量1.98萬輛,較去年同期萎縮6.6%,而出口量卻逆勢飆升至2.53萬輛,環比激增21.43%,同比微增2.11%。這種“內冷外熱”的格局,究竟是困局前兆還是破局信號?

頭部陣營中,守擂與突圍并行。長城皮卡憑借1.29萬輛的月銷量繼續穩坐頭把交椅,雖然同比下滑10.8%暴露出增長壓力,但其深厚的"全場景覆蓋"技術底蘊仍構成難以逾越的護城河。江淮皮卡以4918輛的銷量緊隨其后,江鈴皮卡則依托規模效應穩居第三。長安皮卡成為傳統陣營最大亮點,以35.8%的同比增幅實現4815輛月銷,在“一超三強”格局中持續發力。

新能源賽道正成為破局者的試驗田。雷達皮卡9月以1593輛銷量、同比暴增109.6%的戰績,與長安增程皮卡、鄭州日產新能源車型共同構筑起“三強”矩陣。更令人矚目的是比亞迪,以693.5%的累計同比漲幅,成為“出海+新能源”雙料黑馬,與吉利雷達在海外新能源市場形成“中國雙子星”。

出口市場已成為支撐行業發展的“生命線”。9月2.53萬輛的出口規模,1-9月累計22.68萬輛的出口量,21.64%的同比增速,成為支撐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上汽大通與江淮皮卡憑借出口表現強勢突圍,二者1-9月累計出口分別突破5萬輛和4萬輛,與長城共同構成出口“壓艙石”。就連新玩家奇瑞表現也同樣亮眼,9月出口破千,1-9月累計出口量持續攀升,“出口+新能源”已經成為“新勢力”主要戰略要地。

盡管出口與新能源風光無限,但行業轉型壓力不容小覷。傳統燃油陣營面臨結構調整陣痛,柴油皮卡占比從2021年的74%降至72%,汽油皮卡從25%降至19%,新能源轉型迫在眉睫。與此同時,北方市場對新能源的保守態度、政策限制的“緊箍咒”,以及消費者對價格的觀望心理,仍是橫亙在行業面前的三大障礙。
編后語
隨著“內冷外熱”成為行業常態,皮卡市場的競爭已從單純“量”的爭奪,轉向“質”的博弈。商用車公社認為,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如何平衡“內外雙線”,如何讓新能源技術真正惠及消費者,如何破解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桎梏,將是未來幾年最關鍵的命題。
傳統巨頭在守江山,新勢力在搶地盤,這場“冰與火”的博弈,歸根結底拼的是技術、是渠道、是膽識。那么,究竟誰能成為最后贏家?評論區蹲個預言家。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