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造車新勢力紛紛發布了自家10月銷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它們都有怎樣的表現吧。
排名首位就是零跑汽車。零跑汽車10月全系交付量達到70,289臺,同比增長超過84%,環比增長5.45%,成為首個月銷突破七萬大關的新勢力品牌。這一數字不僅創下了歷史新高,更連續八個月穩固了其在新勢力品牌中的銷量冠軍地位。從產品結構來看,零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精準的市場定位——約一半銷量來自定價8-15萬元的B系列車型,三分之一來自15-20萬元的C系列,這種覆蓋主流消費區間的產品矩陣為其贏得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與此同時,零跑的海外市場擴張戰略也初見成效,特別是在歐洲市場,借助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零跑成功接入了640家銷售網點,實現了“借船出海”的國際化布局。與此同時,零跑近期動作頻頻:旗艦D平臺首款車型D19已完成全球首秀,跑車Lafa 5將于11月7日開啟預售,A10車型也將亮相廣州車展,其"月銷十萬"的戰略布局正逐步落地。

在零跑之后,鴻蒙智行以68,216輛的單月交付量緊隨其后。更令人矚目的是,其成交均價高達39萬元,在高端純電市場展現出了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問界作為鴻蒙智行的銷量主力,業內估算其10月交付量至少超過5萬臺。與此同時,智界和享界兩個子品牌也表現出色:智界交付突破萬輛,享界環比暴漲145%,其中享界S9T旅行車上市僅25天大定就突破2萬輛,市場熱度可見一斑。

小鵬汽車10月交付新車42,013臺,同比增長76%,環比增長1%,連續兩個月保持在了四萬輛以上,創下了公司成立以來的單月交付新高。更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汽車在2025年1-10月累計交付量已達355,209臺,同比增長190%,提前兩個月完成了全年35萬輛的銷售目標,成為新勢力中首個達標品牌。從具體車型來看,小鵬MONA M03表現尤為亮眼,10月交付超過1.5萬輛,連續14個月單月交付破萬臺,已成為A級純電轎車中最快達成20萬臺整車下線的車型。同時,小鵬SUV家族(G6/G7/G9)也持續熱銷,單月銷量超過萬輛,穩居15-25萬純電SUV細分市場前三。

蔚來汽車10月交付新車40,397臺,同比增長92.6%,首次突破四萬臺大關,連續三個月刷新歷史紀錄,多品牌戰略的實施是蔚來銷量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其中,蔚來品牌交付17,143臺;樂道品牌交付17,342臺;Firefly螢火蟲品牌交付5,912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樂道L90上市三個月已累計交付33,348臺,連續3個月位居純電大型SUV銷量第一。而全新ES8則創造了40萬元以上純電車型交付破萬的最快紀錄。這些成績共同推動,使蔚來汽車累計交付量達到了913,182臺,距離百萬交付里程碑僅一步之遙。

小米汽車作為行業新軍,10月交付量超過40,000臺,已連續兩個月突破四萬輛大關。2025年前10個月,小米汽車累計交付量已超過29萬輛,預計11月中旬即可達成年度35萬輛的交付目標。更引人關注的是,多家機構預測小米汽車可能提前實現盈利,這在新勢力車企中是相當罕見的表現。憑借SU7(月交付超2萬臺)和YU7兩款主力車型,小米已穩定在月銷4萬輛以上的陣營,展現出強大的市場適應能力。

與上述品牌紛紛創下新高的火熱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理想汽車10月交付新車31,767輛,同比下滑38%,環比下滑6.43%,成為頭部新勢力中唯一出現同比環比雙下滑的企業。有行業分析師認為,理想汽車的銷量波動主要源于兩方面:一方面,9月26日上市的理想i6雖訂單量超過7萬臺,但產能尚未完全釋放,影響了交付量;另一方面,其主力增程車型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L9、L8被問界M8/M9擠壓份額,L7則遭遇問界新M7的沖擊。與此同時,理想汽車在10月還面臨了突發性的品牌挑戰——10月23日上海一輛理想MEGA在無碰撞情況下發生自燃事件,雖然理想汽車于10月31日快速啟動主動召回,但這一事件無疑對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

除了頭部陣營的激烈競爭,第二、三梯隊的新勢力品牌也在10月展現了不容小覷的增長勢頭。極氪科技10月銷量達61,636臺,同比增長9.8%,環比增長20.5%,單月銷量首次突破六萬臺。其中,極氪品牌銷量21,423臺,領克品牌銷量40,213臺。深藍汽車10月全球銷量36,792臺,環比增長9.4%,其中深藍S05全球銷量突破2萬臺。奕派科技10月銷量31,107臺,同比增長34.9%,再創歷史新高,月銷連續突破三萬臺。北汽極狐10月銷量23,387臺,同比增長110%,環比增長45.5%,首次突破2萬臺。嵐圖汽車10月交付17,218臺,環比增長13.1%,連續8個月超過萬臺。智己汽車10月銷售13,159臺,再創新高,環比增長18.47%。這些品牌的集體上揚,表明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已從頭部品牌延伸至各個價格區間和細分市場,形成了“全民參戰”的格局。
主編點評
隨著“國補”政策進入倒計時與各地消費券的疊加刺激,11月和12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或將再迎一輪“翹尾”瘋搶。年末的這場競爭,已不僅僅是銷量之爭,更是關乎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戰役,后續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