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萌萌
編輯|陳秋
另鏡(ID:DMS-012)
放眼全球,無人駕駛賽道已成為公認的萬億美元級價值洼地,各大科技企業紛紛布局搶占先機。
而Robotaxi也是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轉向的重點方向,他曾反復對外傳達是特斯拉關鍵機會之一。
馬斯克曾表示:Robotaxi將徹底改變交通方式,創造一個“自主、共享、電動”的未來,其將為特斯拉帶來巨大收益,也堅定的認為這將是“萬億美元級機會”。
下一個十年,無人駕駛會如何重塑城市空間?未來出行會如何演變?
在11月13日舉辦的2025年百度世界大會上,創始人李彥宏拋出一個觀點——無人駕駛正在給越來越多的城市生活帶來顛覆性改變。它改變的不止是交通出行,甚至是整個社會生態。
在大會上,播放了一個短視頻,生動展現了蘿卜快跑的全球布局軌跡。從舊金山到洛杉磯,從阿布扎比到迪拜,其無人駕駛服務已在全球多個核心城市落地生根。
更具體一點,隨著無人駕駛技術越過臨界點,像百度蘿卜快跑這樣的無人駕駛服務,就將重新定義"移動"本身,進而重構城市空間結構與土地價值格局,最終開啟一個“空間智能時代”。
今年以來,蘿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22座城市落地,全無人里程突破了1.4億公里,自動駕駛的總里程累計超過了2.4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整整6000圈。
蘿卜快跑每周的全無人訂單數已經超過25萬,蘿卜快跑訂單量已突破1700萬單,成為全球第一。放眼全球累計服務規模,這一成績遠超谷歌Waymo的1000萬單水平。
這些全球范圍內的落地實踐與場景突破,背后是蘿卜快跑全方位的核心競爭力支撐。在技術根基上,蘿卜快跑深耕無人駕駛領域12年,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駕駛+大模型”實踐者。
持續攀升的訂單量與全無人化運營的成熟表現,不僅凸顯了蘿卜快跑在商業化落地中的絕對領先優勢,更有力印證了無人駕駛技術從技術驗證邁向大眾普及的現實可行性,為行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標桿范本。
未來已來
無人駕駛如何改變生活?
要理解城市空間結構和土地價值未來如何被重構,必須先厘清一個簡單的前提——Robotaxi如何改變了交通出行?
以蘿卜快跑無人駕駛為例,最直觀的改變在于,城市交通效率的大幅提升。
穿梭在武漢街頭的蘿卜快跑,周訂單量能突破25萬單,單日峰值更超過5萬單。
目前,無人駕駛正從技術探索,邁向規模化落地的關鍵節點。這片數萬億級規模的藍海市場,不僅將重塑出行生態,還吸引著越來越多高科技企業紛紛入局,共同角逐智慧交通的全新賽道。
作為國內Robotaxi領域的領軍者,蘿卜快跑早已成為國際巨頭不敢小覷的行業核心玩家。其在海外市場的加速布局與強勢推進,不僅讓Waymo、特斯拉等行業標桿倍感壓力,更直接攪動了全球無人駕駛賽道的競爭格局,推動行業競爭邁入白熱化階段。
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特斯拉的動作尤為引人關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Cybercab無人駕駛電動車的正式亮相吸引無數觀眾駐足,作為特斯拉面向未來出行的重要產品,既直觀展現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突破性進展,也印證了無人出行從概念走向現實的行業共識。
近期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披露的規劃,更凸顯了其應對競爭、加快落地的決心,Cybercab已明確將于2026年4月啟動生產。
面對蘿卜快跑的強勢領跑,Waymo也加快了追趕步伐,宣布啟動商業擴張計劃:擬在2026年前將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覆蓋至少12座美國城市,新增拉斯維加斯、底特律與圣地亞哥三大樞紐,未來三強爭霸的競爭格局在所難免。
“AI的產業結構正從失衡的正金字塔形,轉向健康的倒金字塔形。”
“當AI能力內化為原生稟賦,智能就不再是額外成本,而是核心生產力。它能提升決策質量、挖掘新增長點,既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也縮短創新周期,更能放大每個人的能力與創造力。”李彥宏認為,在今天,任何企業唯有善用AI方能立于不敗,任何個體唯有駕馭AI方能掌控未來。
對普通用戶而言,AI從單一工具向重塑生活的“伙伴”進化的趨勢,正通過具體場景直觀呈現。而出行作為連接人與社會的關鍵紐帶,既是AI技術“內化賦能”的核心落地陣地,也是檢驗其實際價值的最佳場景。
這一現實恰恰印證了無人駕駛行業的廣闊發展潛力。而在AI技術的深度加持下,無人駕駛正從概念加速走向規模化落地,為出行領域帶來變革。
美國知名投資人木頭姐預測,到2030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美元,全球無人駕駛汽車的數量將達到約5000萬輛,規模化后的無人駕駛汽車成本將從1.1美元/英里低至0.25美元/英里,催生萬億美元級別的新市場。
當城市交通效率產生質變后,出行方式的進化、空間約束的打破和區位價值的重估,未來就將讓城市空間結構與土地價值得以重構。
新藍海開啟
空間價值重估
具體而言,未來城市空間結構與土地價值的重構,體現在三個方面。這與每一個普通人都息息相關。
第一,區位地理的“平權”。
想象一下,未來,你住在離市中心30公里的社區,每天預約的Robotaxi準時抵達。車門自動打開后,車內是你熟悉的溫度和喜歡的音樂。在前往市中心的一小時車程里,你吃完了早餐、準備好了會議材料,還休息了15分鐘。不擠公交和地鐵,長時間的通勤也不再顯得令人疲憊。
當“門到門”的服務變得像自來水一樣可靠平價,距離的劣勢就會被出行的便捷所彌補。住在遠郊不再意味著與城市生活脫節,反而能同時享有更寬敞的居住空間和同等便利的城市服務。如此一來,過去被忽視的郊區、衛星城的居住吸引力將大幅提升,其土地價值也有了巨大的增長潛力。
第二,城市單元的“獨立”。
當高質量、低成本的移動性成為標配,每個社區甚至街區實現自給自足的可能性就變得更大了。
再想象一下,不久的未來,早上送孩子上學不再需要全家出動,預約的Robotaxi會準時在樓下等候。中午想吃市中心那家知名餐廳的招牌菜,無人配送車能在最佳溫度下及時送達。晚上,朋友突然到訪,一鍵呼叫的Robotaxi,十分鐘內就能帶你們前往社區三公里外新開的Livehouse。
現在我們可能很難想象這些場景,但隨著Robotaxi高度普及后,城市單元就將走向獨立。當高品質的移動服務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每個社區都有條件發展成自給自足的“微型城市”。你所在的三公里生活圈內,可能就聚集著精品超市、特色診所、創意工作室和社區花園。
這種高度便利的獨立生活,讓每個成熟的社區單元都成為宜居的“價值高地”,從而重塑整座城市的內部價值分布——不是以離市中心的遠近來衡量,而是以社區自身的完善程度來定義。
第三,移動的第三空間被“解放”。隨著未來Robotaxi的普及,傳統車艙的作用將發生改變,變成——
通勤路上的“移動辦公室”:你可以在車里參加視頻會議、回復郵件,或者為即將開始的會議做準備。通勤不再是工作的前奏,而是工作日的有機組成部分。
家庭出行的“移動客廳”:全家出行時,父母不再需要緊張地目視前方,而是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電影、玩游戲。車廂成了一個短暫的、高品質的家庭陪伴空間。
個人的“移動休息艙”:在經過疲憊的一天后,你可以在回家的路上調暗燈光,戴上降噪耳機冥想片刻,或者看著窗外的風景放空自己。這是一段完全屬于你自己的、介于社會角色之間的“喘息時間”。
可以說,抓住了Robotaxi,就抓住了“城市空間智能”的入口。
顯然,這一市場不光指Robotaxi,還包括其平臺生態釋放出來的新經濟價值。
所以問題的關鍵變成了,誰將贏得未來的超級大藍海?
全球自動駕駛進入“中國時間”
按照木頭姐旗下ARK Invest發布的報告《Big Ideas 2025》顯示,美國和中國在無人駕駛汽車革命中處于領先地位,谷歌Waymo和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分別是美國和中國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主要貢獻者。
這套說辭看似一碗水端平,但實際上,木頭姐沒戳破的是,蘿卜快跑已超越谷歌Waymo,成全球最大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平臺,中國無人車也基于此躋身了全球第一。
從累計訂單量來看,蘿卜快跑目前累計超過1700萬單,高于Waymo的1000萬單。
高訂單量意味著高接受度和市場認可度。美國雜志《財富》公布2025年“改變世界公司”榜單時,百度就因蘿卜快跑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影響力與安全性成功上榜。這是百度繼2019年之后再度入選該榜單,彰顯了其在人工智能與自動駕駛領域的持續影響力。
同時,蘿卜快跑在基礎技術上也跑贏了Waymo。百度深耕無人駕駛12年,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駕駛+大模型”玩家,高級別自動駕駛專利族數全球第一。在大模型加持下,無人駕駛的技術泛化性提升,更能快速實現城市級的全域復雜場景覆蓋,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么蘿卜快跑如今已覆蓋全球22城,而Waymo迄今仍未走出美國。
更重要的是,在Robotaxi的世界里,有一個核心邏輯:系統越用越聰明,數據越多越強大。蘿卜快跑驚人的訂單量,正讓它駛入一個“越用越好用”的良性循環,這不僅為其贏得了當下的市場,更為其贏得未來大藍海做好了準備。
而未來的行業變革,也必定由蘿卜快跑主導,并呈現出漸進的發展曲線。
中國無人駕駛將精準、迅速地開往全球。
蘿卜快跑的全球化,打的是一場高效的“閃電戰”。它沒有選擇單打獨斗,而是巧妙地與 Uber、Lyft 等全球出行巨頭聯手,借助其成熟的網絡,將自己的技術像“插件”一樣迅速嵌入歐洲、中東等多個市場,跳過了漫長的市場培育期。
更漂亮的一步棋,是成功駛入香港這一右舵車市場。這不僅僅是一次業務拓展,更是一次面向全球的“技術路演”,向英國等潛在市場證明了其系統強大的適應能力,為復制更多“中國方案”提供了現成的樣板。
行業最終的競爭,都逃不過標準與模式的競爭。
蘿卜快跑正從輸出“技術”,升級到輸出 “商業模式”和“行業標準”。它成功探索了可復制的出海路徑,與Uber、Lyft出行的“強強聯合”生態模式,將跳過海外本土市場啟動階段,快速融入當地交通網絡。
所以,蘿卜快跑的領先,已經不是一個靜態的排名,而是一個動態的、自我強化的系統。它通過全球化布局加速數據積累,通過數據飛輪實現技術代差,最終通過商業合作輸出中國方案與標準。這套組合拳,正在將當下的訂單量優勢,固化為未來十年全球無人駕駛大藍海的統治力。
往更遠處看,蘿卜快跑的征程,也不止于征服一條街道或一座城市。它的真正目標,在于為即將到來的“空間智能時代”鋪設底層操作系統。當未來的某一天,全球城市都依賴無人駕駛網絡時,今天由蘿卜快跑構建的運營規模、技術標準與用戶體驗,就將成為定義下一個時代的基石。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