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廣州國際車展#2025年12月-2026年2月將要上市的新車
奧迪A6 e-tron

800V充電架構,PPE平臺,700公里續航——是那種一眼就能認出的奧迪氣質。不張揚,但有內涵。不激進,但很堅定。
保時捷K1
一臺比卡宴更大的純電SUV,三排座椅,轎車的舒適感——這不是簡單的產品延伸,這是價值觀的重塑。

寶馬Neue Klasse X
Neue Klasse,新世代。
Vision概念車那種激進的簡潔,那種對傳統設計語言的大膽顛

圓柱形電池,第六代eDrive,800V架構——電動化的浪潮下,每個品牌都在尋找自己的答案。寶馬的答案,可能就藏在Neue Klasse這四個字里。
梅賽德斯-奔馳EQG

四個獨立電機,G-Turn原地掉頭——外觀幾乎不變,越野能力甚至更強,這種“換芯不換魂”的態度,很奔馳。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EV
意大利人終于要認真做電動車了?
1000馬力的Quadrifoglio版本,2秒破百——阿爾法·羅密歐從來不開玩笑。他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極致。

這個品牌一直很特別。不像德系車那么理性,不像法系車那么浪漫,它有一種獨特的激情。那種地中海式的熱情,那種不計后果的美學追求。
凱迪拉克Optiq
美式豪華的新表達。
Optiq在中國已經上市了,但它真正的考驗是在北美和歐洲市場。美國人會接受一臺中型電動SUV的凱迪拉克嗎?歐洲人會認可美式豪華的電動化轉型嗎?

Ultium平臺的技術底子是好的,Super Cruise也確實很厲害,但技術從來不是決定性因素。
決定性因素是什么?是那種“我來自底特律”的自信。
沃爾沃EX60
北歐人的電動化哲學。
XC60的繼任者,EX系列的新成員——LiDAR激光雷達,600公里續航,Google系統——這些配置聽起來都很先進,但沃爾沃的真正價值從來不在于領先,而在于可靠。
那種讓你放心把家人交給它的可靠。
比亞迪海豹U DM-i
中國品牌的全球化時刻。
DM-i技術,100公里純電續航,卓越的燃油經濟性——這些都是硬指標。
歐洲人會怎么看待這臺來自中國的車?

海洋美學,DiLink系統,插電混動的技術路線——比亞迪在用自己的方式講述電動化的故事。不是純電,不是燃油,而是一種更實用的選擇。
這種選擇,可能比激進的純電動更聰明。
因為它考慮的不是技術的先進性,而是用戶的真實需求。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