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安全已成為衡量車企技術實力與責任擔當的核心標尺。尤其是隨著車輛從單純的交通工具演變為集出行、辦公、娛樂于一體的“移動智能空間”,傳統以碰撞防護為核心的被動安全體系已無法滿足用戶對全場景、全鏈路安全的需求。
面對這一產業深層次變革,中國長安汽車以央企之擔當,擎起“新安全”大旗,通過天樞智能品牌,率先將汽車安全范式從“被動防護”全面升級為“主動智能泛安全”,重新定義了智能時代的出行安全標準。

從被動防護到主動全域守護:開啟“泛安全體系”新篇
傳統汽車安全的重心往往聚焦于事故發生后的保護,如車身結構強度、安全氣囊響應等物理防護。然而,在智能出行時代,用戶的安全需求早已超越這一范疇,延伸至復雜路況應對、駕駛疲勞緩解、數據隱私保護以及系統可靠性等全新維度。
基于這一深刻洞察,中國長安汽車的安全理念實現了根本性躍遷,主動構建起涵蓋行車安全、健康安全、心理安全、隱私安全等多維度的“泛安全”體系。這一體系將安全邊界無限延伸,使其貫穿從上車到抵達的每一時刻,致力于打造讓用戶全方位安心、放心、舒心的移動空間。可以說“新長安·新安全——天樞智能”不僅是一個技術品牌,更是中國長安汽車對守護用戶未來出行的莊嚴承諾。

三大核心場景突破:讓行車安全無死角
在“泛安全”體系中,行車安全作為基石,中國長安汽車天樞智能駕駛輔助通過“不怕別、無懼匝、直面黑”三大場景體驗為用戶保駕護航。
“不怕別”——預判之眼,平穩應對別車。天樞智能駕駛輔助激光版憑借視覺與激光雷達的高精度融合感知,基于海量數據訓練的神經網絡模型,提前感知鄰車動向,智能規劃安全軌跡,從容避讓別車帶來的潛在風險。
“無懼匝”——厘米級定位,征服復雜匝道。通過“多源傳感融合”的厘米級高精定位技術,車輛在曲率復雜的匝道中能始終穩居車道中央,實現高達98%的自主上下匝道成功率,極大減輕駕駛員在高速場景下的精神負擔。
“直面黑”——超視距感知,打破夜間桎梏。搭載的100線激光雷達具備10Hz高頻探測與夜間超視距感知能力,即便以100km/h的速度行駛在深夜無燈的高速上,也能提前200米精準識別靜態障礙,從容進行平穩減速與安全應對。
這三大場景的攻克,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向行業宣告:真正的智能安全,必須能覆蓋高頻、高風險的路況,為用戶提供全程無縫的守護。

技術底氣:全球頂尖的自主研發與驗證體系
天樞智能敢于重新定義智能出行安全標準的底氣,源于中國長安汽車作為央企所構建的全球頂尖自研實力與驗證體系。“六國十地”的全球研發布局和行業唯一的“智能汽車安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構成了天樞智能的強大技術后盾。
全球領先的智能網聯測試中心——長安汽車天樞智能實驗中心更擁有“三個全球領先”、“三個全球唯一”以及“全球首個”的頂尖實驗室集群。其中,全球領先的遠程仿真實驗集群實現測試工具和標準均全棧自研,智能輔助駕駛日仿真里程超330萬公里;此外,視覺安全實驗室作為業內唯一集成全天候模擬場景及光學測試系統的實驗室,可復現極暗、極晝、暴雨等20余個極限光照場景,對屏幕、內外飾材料等10項產品進行最佳光學安全調校。這套驗證體系確保天樞智能的每個環節都在遠超實際道路條件的極端環境下經過充分測試,從而確保了“不怕別、無懼匝、直面黑”不是實驗室里的美好愿景,而是用戶能夠真切體驗到的安全價值。

從被動到主動,從單一到全域,中國長安汽車通過天樞智能構建的“泛安全體系”,彰顯了央企在產業變革時代以用戶為中心、以技術為驅動、以安全為使命的責任擔當。
在廣州車展上,預售價7.99萬—10.99萬元的全新啟源Q05率先在十萬元級純電SUV中搭載激光雷達,標志著天樞智能倡導的“新安全”正加速普及。這背后體現了長安汽車將頂尖技術轉化為規模化市場應用的體系化能力。

未來,智能出行的競爭終將回歸安全的本質。憑借堅實的自研實力、前瞻的泛安全理念與可靠的場景落地,中國長安汽車天樞智能不僅樹立了新的行業標桿,更在這場關乎未來的競爭中奠定了領先基石,讓萬家燈火下的每一次歸途,都充滿安心與從容。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