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軍事的朋友想必對杜文龍老師和陳堅老師都不陌生,壹捷有幸邀兩位軍事專家做客壹捷直播間,與朋友們談一談汽車與軍事的那些事兒。
既然是汽車與軍事,首先便要了解軍車。軍車分類有兩種:美國的軍車分類和中國的軍車分類,其中美國的軍車分類在全世界產生了深遠的意義。美軍對軍用汽車的分類來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軍事效能、后勤支援能力和價格高低”為3大原則,將軍車分為4類:戰斗車、戰斗保障車、戰場勤務保障車和后勤保障車。我們國家軍車的分類采用了多型式軍車分類,同一款車在不同的分類方式下會有不同的結果。軍車分類不過多講解,更多詳情可自行百度。
軍車在小壹的印象中具有一種神秘色彩,對于大多普通人而言也是如此。那么軍車與民車有什么不同呢?
由于軍用汽車型式繁雜、品種多樣、用途各異,其結構特征很難歸納描述,但很明顯的是,軍用汽車的總體技術要求比民用汽車更為嚴格。
以軍用越野車為例,在一般戰術技術指標要求中,除了需要提出可靠性、操控性、維修保障性等基本指標外,還要求車輛具備越野裝載和越野拖掛要求、機動性要求、生存性要求、適應性要求。
然而在以計算機為主要產物的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帶領下,現代戰爭下的軍用汽車中的設計觀念、控制策略、智能仿真、制造工藝和試驗方法等要素也在潛移默化中悄悄被改變。
談到軍車和民車,小壹想到了軍事技術在民用領域的應用,軍民本來就不分家,兩者是有相通的。
那么有哪些軍事技術應用到了民事領域上了呢?小壹以汽車美容中的產品為例,像隱形車衣和太陽膜都是有軍事背景的,最開始它們并不應用于汽車。
隱形車衣起源的時候,還不叫隱形車衣,而叫“犀牛皮”。
早在20世紀60年代,“犀牛皮”首先應用于美軍直升機上,用于保護螺旋槳邊緣。
2、20世紀70年代,“犀牛皮”用于保護美軍隱形戰斗機雷達罩漆面上。
3、20世紀90年代,“犀牛皮”開始民用,汽車拉力賽,方程式賽車等汽車競賽項目開始使用“犀牛皮”來保護贊助商的圖標,當車體在碰撞時,以保證車體圖標的完整性。
4、直到21世紀的今天就完完全全運用到車上了,用于原廠車漆的保護。也就形成了現在的隱形車衣。
另外一個便是強生玻璃膜,據說最初的時候它的技術用的就是B-2隱形轟炸機座艙上貼的膜的技術。美國Johnson(強生)推出的IR陶瓷汽車隔熱膜(Insulat IR)不僅擁有經典外觀,其領先的磁控濺射制造工藝、高科技TiN(氮化鈦)航天材料和Dupont(杜邦)超光透聚酯技術的應用使得其凌駕于目前市場上的任何同類產品,在隔熱性能、使用壽命、生產工藝和光學清晰性等方面獨領風騷。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軍事技術運用在民用領域,大家若是意猶未盡,歡迎11月11日即本周六【9:00-11:00】來到壹捷天貓直播間,與軍事專家——杜文龍先生和陳堅先生談談《汽車與軍事》的那些事兒!
全民狂歡大作戰,壹捷放“價”大聯歡!

直播期間除了可與兩位大咖互動外,更會有壹捷直播紅包雨,直播優惠券供您領取,從水魔精細,到鍍晶,到透明保護膜,更多優惠等你來拿!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