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火線圈的工作原理是如何運作的
點火線圈的工作原理是這樣運作的。
首先,當初級線圈接通低壓電流時,線圈中的鐵芯被磁化,形成一個強磁場,這個過程儲存了磁場能量。
然后,當開關裝置切斷初級線圈電路時,磁場瞬間消失,導致鐵芯退磁。這個退磁過程使得磁力線迅速收縮并切割次級線圈,從而在次級線圈中感應出高電壓。
接著,產生的高電壓被輸送到火花塞,使其產生火花并點燃發動機內的可燃混合氣體。可燃混合氣體燃燒產生巨大推力推動活塞做功,驅動汽車前進。
點火線圈實際上是一個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變壓器,將蓄電池或磁電機 6 伏的低壓電流變為 11000 至 15000 伏的高壓電流。
點火線圈主要由低壓線圈、高壓線圈和鐵芯組成。低壓線圈采用較粗的銅漆包線繞制,匝數較少。線圈的一端連接到電源,另一端連接到電路開關。高壓線圈用細銅漆包線纏繞,匝數多。線圈的一端與火花塞連接,另一端與車身地線連接。
當斷電器觸點閉合時,低壓電路被接通,電流通過低壓線圈使鐵芯磁化,低壓線圈的周圍即產生磁場。
當斷電器觸點被凸輪頂開時,低壓電路被切斷,低壓線圈中的電流消失。這時鐵芯退磁,磁力線立即收縮而切割了高壓線圈,使高壓線圈產生電壓極高的感應電流。
這個高壓電流由高壓線輸送到火花塞產生跳火,使燃燒室中的可燃混合氣點火燃燒。
另一方面,當磁力線切割高壓線圈的同時,也切割了低壓線圈,使低壓線圈也產生了一個自感電壓,電壓達 200 至 300 伏。
點火線圈之所以能將 12V 的電壓轉換成 3 萬伏的高壓,主要是因為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都環繞在鐵芯上,次級線圈的匝數大約是初級線圈的 100 倍。
初級線圈的一端連接在點火器上,次級線圈的一端連接在火花塞上。兩個線圈各自的另一端則連接在蓄電池上。
當發動機運轉時,根據發動機 ECU 輸出的點火正時信號(IGT),蓄電池的電流通過點火器流到初級線圈,并在線圈周圍產生磁力線。
ECU 通過精準的控制電流的通斷,來控制初級線圈的自感和次級線圈的互感,在阻止現存磁通量衰減的方向上產生電動勢(EMF)。自感效應產生約為 500V 的電動勢,而與其相伴的次級線圈互感效應產生約為 30kV 高壓電動勢,這樣火花塞就可以間歇性放電引燃壓縮氣體。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