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檢查輪胎的磨損狀況
要檢查輪胎的磨損狀況,辦法不少。
先看輪胎有沒有鼓包變形,有這種情況得去專業維修店,可能內部金屬線圈出問題了,得換,不然行駛中容易爆胎。
再瞧輪胎老化程度,胎面和胎壁紋路有大面積裂紋,就算里程不長、使用時間短,也得及時換,老化輪胎高速行駛時胎壁強度弱,容易爆胎。
還得注意磨損嚴重的情況,輪胎胎面花紋溝有磨損極限標志,厚度約 2mm,專業輪胎店建議輪胎厚度磨損到兩個極限標志高度,也就是 3.2 毫米時要多檢查,能換就換。
要是同一個輪胎反復補胎超過三次,出于安全考慮也建議換,高速行駛時輪胎內溫度高,補胎多了危險大。
別忘了看輪胎生產日期,在輪胎側面是個 4 位數,后兩位是生產年份,前兩位是生產周。
看輪胎磨損程度最好從上到下看胎紋溝的厚度,每個輪胎胎面花紋溝底部有磨損痕跡,汽車輪胎磨痕高度一般 16 毫米,也是法定最小溝槽深度,輪胎磨損等于凸起標記或者用儀器測量胎紋深度小于 16mm 時,就得換。
輪胎外側磨損可能是車輛四輪定位問題,外傾角太大,能調獨立懸架,不能調可能汽車底盤有問題。
檢查輪胎磨損可以這樣做:觀察輪胎外觀,找裂紋、切口、凹陷或氣泡這些損傷。用胎紋深度計或硬幣測試胎紋深度,低于 1.6 毫米可能要換。檢查輪胎氣壓,得符合制造商推薦標準。檢查轉向系統,有磨損或損壞就修。定期檢查,每 10000 到 15000 公里一次。平常用車頻繁,建議每兩個月檢查,看胎壁有沒有鼓包、老化裂紋或破損掉皮,有這情況得馬上換。
延長輪胎壽命要養成隨時檢查胎壓的習慣。輪胎充氣也有講究,正確充氣能讓輪胎全寬范圍與路面接觸,提供最大抗側滑和抓地力,延長使用。充氣不足會讓輪胎側壁變形,胎面中央隆起,兩端磨損。充氣過度胎面中央磨損就比兩端厲害。
還有各種錯誤情況會導致輪胎磨損,比如錯誤的前束、車輪外傾角,轉向系統和懸架系統零部件出問題等等。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