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忽視的油耗殺手 淺析汽車風阻系數
對于汽車一族而言,無論購車和用車,油耗總是繞不開的話題。身為一名汽車愛好者,在多年的業余鉆研中也積累了一點經驗,因而時常被身邊的好友就油耗進行各種咨詢。于是閑暇下來也就有了就汽車油耗做一些科普講解,分享給各位愛車用車的人士。
油耗三大影響因素 風阻系數最易被忽視
通常情況下,對一輛車的實際油耗影響而言,筆者以為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因素,首先自然是汽車發動機技術,這一點無需過多解釋;其次是車主的駕駛習慣,據筆者多年的觀察,即使同一款車,由不同的司機駕駛,百公里油耗都有個0.6、0.7L的差異,差距大的甚至可達1L以上。可要說起第三點風阻系數,可能大多數用車者就不是很熟悉了。然而,對于油耗而言,風阻系數卻是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因素。
那么何為風阻系數呢,用大白話來說,風阻系數就是用一個系數值來描述物體運動時面對的空氣阻力,如果是個大平板,這個系數大概就是1,相應的,汽車也會有空氣阻力,這個通過風洞試驗測到(現在也能進行計算機模擬)的阻力系數就是風阻系數,系數越大意味著車輛前進時的空氣阻力越大。
而風阻系數到底到底對油耗影響有多大,筆者也專門翻閱了一組資料,根據實車實驗,當汽車以較高速度行駛,在真正被有效利用的能量里,60%左右都被風阻搶走。同等速度下,風阻系數每下降10%,燃油就可節省7%。除了油耗,風阻系數還會影響車輛的操控感、加速以及最高速度等特性。如果看到這樣的事實,或許您就會對風阻系數“肅然起敬”了。
降低風阻系數 絕非設計易事
說到這里,就有很多用車者說了,既然風阻系數對油耗影響這么大,那么為了降低油耗,就使勁往下降唄。然而在現實中,降低風阻系數可真非簡簡單單的事情。
一般而言,對汽車風阻系數影響最大的當然就是車身造型,最大的莫非牧馬人這樣的方方正正的車型,而最小的就是那些電動車之類接近水滴形的造型(雨滴理論上只有0.05左右的風阻系數)。但是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購買的轎車而言,實際上除開風阻系數之外,造型還要同時考慮車內的空間、設計制造的難度等等因素,所以需要的是均衡的表現。比如同等條件下,三廂車的設計風阻要大于兩廂車的風阻,但是對于許多國人,無疑更鐘情于三廂車。因此,對于一輛家用轎車,要在滿足用戶均衡性能要求之下,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阻系數,絕非易事,當然也是衡量一輛車優秀與否的重要標志。
實車解析 由轎跑凌渡看風阻優化
聊了這么多關于風阻的事情,可能對于不少消費者,還是覺得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玄乎,畢竟風阻系數還是非常偏專業化的話題。而恰逢近日乘用車市場冠軍的上海大眾推出第一款轎跑——凌渡,吸引無數眼球,筆者也就以此為例,展開一番講解。
作為上海大眾第一款轎跑,試圖為中國消費者打造成“最美大眾車”的凌渡,無疑傾注了上海大眾的大量心血。基于MQB平臺打造的“凌渡”二字取意于“凌風 渡越”,英文名“Lamando”源于西班牙語中的“Mandar”,意為“引領與啟示”,從名字上就昭示著上海大眾對于凌渡開拓轎跑市場渴望。
而作為面向家庭的轎跑,就必須實現運動與經濟并重,魚與熊掌兼得。因此凌渡一方面繼續搭載上海大眾的黃金動力總成1.4TSI和2.0TSI發動機。而更為重要的是,凌渡面向未來的全新設計,實現了從外在到骨子里的風阻優化。
為了最大化的降低風阻,凌渡采用俯沖式運動設計,力求前機蓋、擋風玻璃以及全黑的車頂一氣呵成。而在影響風阻最大的車身環節,凌渡用極富雕刻感的車身力量腰線貫穿全車,下沉式的裙線由前霧燈延伸至后保險杠,降低了整車視覺重心,并采用經典轎跑鴨尾設計壓低C柱曲線,讓車身線條更加舒展。正是對車身近乎苛刻的設計要求,讓凌渡完美展現轎跑風范。整車風阻系數達到了驚人的0.29。大大優于一般家轎0.3-0.4風阻系數的水平。
一言以蔽之,風阻系數是最易被忽略的影響油耗的重要因素,但同時,對于風阻的優化也是考驗一輛車設計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在面對年輕消費者日益熱衷的轎跑市場,凌渡開了一個好頭,當然我們也更希望看到更多這樣能為風阻優化而精雕細琢的好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