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比亞迪F3第10萬輛在西安工廠下線,這意味著F3自2005年9月至今20個月的時間里,累計產量達到了10萬輛,創造了自主品牌最短時間超越10萬輛的產銷新紀錄。
10萬輛是一個新的開端
2003年,比亞迪進入汽車業伊始,不被業界所看好,很多人覺得造汽車對比亞迪來說難度太大了。"第10萬輛的下線,使比亞迪造車的第一步已經成功邁開了,對我們今后的產品規劃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而對于我們這樣'外行'的造車企業來說,則帶來了很大的信心和決心。"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夏治冰在6月18日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電話專訪時如是說。
他表示,第10萬輛的下線使整個行業開始關注比亞迪這個品牌。一個產品初步的成功就是整個行業以及市場對這一產品的認可,這種認可度有利于比亞迪以后加速度的發展。而對于汽車業務會不會在整個比亞迪集團中發生地位的轉變,夏治冰表示,汽車業務不會馬上占據集團的主導地位,比亞迪仍然會以IT和電子業務為主。"不過,從長期來看,電子和汽車這兩大塊業務將會齊頭并進。"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比亞迪F3于2006年以行業最快的增長速度成為車市"黑馬",并一舉超越了花冠等眾多對手。步入2007年,F3以月銷量超過1萬輛的速度,分別超越了伊蘭特、福克斯兩大中級車主力車型,5月的銷量僅次于凱越,奪得中級車亞軍,這一成績被業內視為自主品牌崛起中級車市的標志。
這一成績讓人們很難想象,在進入汽車業最初的3年里,比亞迪的汽車業務一直處于虧損狀況。"在沒有推出任何車型的那三年時間里,無論是來自內部的還是來自行業的壓力都很大。"夏治冰告訴記者,"之所以可以頂住壓力走到今天,來自比亞迪電子產業的經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有做好一個產業的經驗,知道一個產業的發展,從小規模到大規模的過程中,到哪里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而在進入汽車業的時候,我們一開始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沒有因為虧損而放棄一是跟我們的經驗有關,二是跟我們的盈利預期有關。"
據記者了解,比亞迪在進入汽車業之初,就制定了"三·三·三"計劃,即第一個"三年"是打基礎建平臺的階段,第二個"三年"是陸續推出新車型的階段,第三個"三年"是做標準、實現超越的階段。而目前正是比亞迪進入第二個階段的時機,除了F3及F3R以外,比亞迪在今年下半年還將陸續推出F6、F8。
據夏治冰透露,比亞迪目前還有一款小車型F1,它的規劃要到2008年才會出來。而比亞迪的打算是,往上會將產品線延伸到20萬元級的市場,往下會擠到兩三萬元級的市場。爭取到比亞迪的第三個"三年"時,面向各個細分市場推出更多車型。
自主品牌奮起中級車市
來自中國汽車協會《5月份全國乘用車主要品牌銷售情況綜述》中的數據,5月,轎車市場,自主品牌銷售10.95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9.77%,其中QQ、旗云、夏利在經濟型轎車市場仍舊擊敗眾多合資品牌,F3則在中級車市場首超福克斯奪得中級車銷量亞軍。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從5月開始,自主品牌不但維持強勁銷售態勢,而且在銷售結構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這主要體現在自主品牌首次奪得中級車市場的亞軍。
事實上,中級車市場是目前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一直被凱越、福克斯等歐系品牌及伊蘭特、思域等韓日品牌所把持,自主品牌很難撬動這一被合資品牌所壟斷的市場。而從今年3月開始,比亞迪F3以連續三個月月度銷量超過1萬輛的速度,分別超過了伊蘭特、思域等韓日品牌,5月銷量又超過了福克斯。
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饒達認為,市場需求已經迫使自主品牌向中級車進軍。F3作為第一個沖入10萬元級的自主品牌車型,它的成績已經有目共睹,再加上奇瑞A5、華晨駿捷等自主品牌車型的加入,可以說,在10萬元以下的車市中,自主品牌的份額將會越來越大。夏治冰表示,未來自主品牌將開始向10萬元到15萬元,甚至15萬元到20萬元級的車市擴展。
知名汽車分析師賈新光曾分析認為,"低品牌溢價能力"、"低利潤產品占據企業市場"是自主品牌獲得市場的最根本手段。而比亞迪F3在國內競爭激烈的中級車市場卻打破了這一"宿命"。
夏治冰對記者說:"目前,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造缺陷最少的車。因為現在很多國內產品并不在于它的技術有多高,而是在于它的產品有多可靠。老百姓看重的也是這一點。"他認為,和其他自主品牌相比,比亞迪的優勢是擁有國際化的經驗以及質量上的優勢。"我們把一個產業從很小的規模,一直做到全球第二,這種國際化的經驗是難能可貴的。另外,因為有做電子產品的經驗,比亞迪在質量控制方面則有自己的優勢。"
而說到比亞迪與其他自主品牌相比的劣勢所在,夏認為,奇瑞、吉利等企業進入汽車行業要比比亞迪早七八年,從經驗上來說更加豐富,而與他們相比,比亞迪的品牌知名度也有所欠缺。
在夏治冰看來,中國汽車市場目前的競爭還不夠激烈。"行業的洗牌已經開始了,很多廠家已經做不下去了,這正是一個風險和機遇并存的時候,這時候誰的基礎做得更扎實一些,后勁才會比較強。像以往光靠低價競爭的時代已經過去,而服務、營銷能力以及持續的研發能力都將決定一個企業的發展后勁。"
電動車是未來突破口
當談到比亞迪的未來發展時,夏治冰表示:"我們想以電動車的產品或者電動車的技術作為汽車產業的突破點,以此去超越對手。"
"在進入汽車行業時,在電動車方面我們就有所規劃,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小的突破。在我們的基地已經建立了內部的充電站,而且已經完成了小批量產品化的工作。爭取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實現電動車的量產。目前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積累的過程。之前,我們規劃的第三個'三年'做標準、實現超越,就是要以電動車作為突破口。"
但是,夏治冰也坦言:"現在我們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控制電動車的成本。"他說,"做企業不是研究一兩款車型出來就可以了,還要進行銷售,要講求效益。如果成本居高不下,我們一款車要賣到30幾萬,肯定沒有人愿意買。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讓成本盡快降下來,爭取在讓電動車上市時將價格控制在10萬元左右。"
據他透露,目前,成本降不下來主要是原材料的問題,之前,比亞迪的電動車一直是采用鋰電池技術,而這種鋰電池的成本相當高。目前,比亞迪方面一直在考慮改進原材料,換一種方向思考。"最近我們采用了鐵電池,鐵的價格相對要低一些。如果這種技術成功了,相信電動車的成本也會有所下降。"
在采訪的最后,當記者問及比亞迪未來的海外發展戰略時,夏治冰表示,除了使比亞迪的產品在海外的銷量翻一番。今年年底到明年,比亞迪還將去參加諸如法蘭克福車展等一些海外車展,為比亞迪的產品向歐美市場滲透做準備。
華潤現代5.21相約有禮兩小時廠家直銷
參與品牌:現代
微信/瀏覽器掃描二維碼用手機報名更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