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策略:從浮躁到穩健
編者按 汽車價格是一個變量,不同的車市,定價策略也不盡相同。面對生存壓力,價格策略會產生巨大作用,甚至影響車市走向。在今年的前八個月中,國內車市無疑又遭遇了諸多的壓力,連續三月銷量回落即是明證。采取什么樣的手段可以帶動當前車市重回增長之路?依然是降價救市?還是另辟蹊徑?
事實上,對比2004年以來車市競爭中實施的價格策略,可以看出,盲目的價格競爭,并沒有給汽車市場帶來真正的提振作用,反而引發了消費者的猶豫觀望情緒。
馬上進入秋季,此前存在的壓力與阻滯作用已在逐漸減弱或消除,傳統的車市旺銷季節金九銀十也即將到來。面對回暖的市場局面,已有不少企業放棄了過去的浮躁價格策略,正在逐步向穩健價格策略轉變。
而所謂穩健的價格策略,也即避免盲目的價格爭斗,而去實實在在地提升產品的品質,以期贏得市場、贏得消費者的認同。或許,這樣的市場策略,能夠將汽車市場目前增速放緩局面扭轉過來。
國內車市連續三個月的銷量增速回落,使得今年車市減速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天災、油價、原材料上漲等消極因素的共同作用,令車企壓力重重。為了追求份額與銷量,部分車企已經再次祭起價格大旗。
接連數月,各類車型紛紛降價。北京車展過后,馬6就開始全線優惠,2.3L旗艦以19.98萬元的售價首次突破B級車主力排量20萬元常規。中級車福特福克斯最高降1.7萬元,就連小型車中的老飛度也首破6萬元大關……一系列的降價現象引發了大家對于車企價格策略的重新關注。
浮躁價格策略:怎一個“降”字了得
提到價格策略,不能不說到2004年,這既是中國車市具有戲劇性變化的一年,也是價格策略首先被消費者和媒體熟知的一年。
經歷了2002年的市場增長、尤其是2003年市場井噴式增長之后,2004年車市突然迎來了消費低迷階段:面對壓庫、油價及競爭等生存壓力,2004年伊始,車市以降價“賀歲”的場面開始:千里馬、羚羊、吉利豪情、賽歐、獵豹,從元旦開始后的一周時間內幾乎天天都有降價的消息傳出。到2004年5月,車市形勢更加嚴峻。統計顯示,車市達到了“車非降不能賣”的境地,平均每個月就有25種車型降價。
天天都有降價的消息傳出。到2004年5月,車市形勢更加嚴峻。統計顯示,車市達到了“車非降不能賣”的境地,平均每個月就有25種車型降價。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廠商近乎慘烈的降價換來的僅僅是消費者的猶豫觀望。據調查顯示,面對降價,近6成的消費者表示更愿意持幣觀望。2004年,中國車市“遇冷”,當年中國轎車市場銷售增長率由 2003年的74.6%,急劇下降到18.44%。
是什么讓曾經屢試不爽的降價法寶失效了呢?應該說,廠家浮躁的價格策略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面對生存壓力,車企不顧消費者實際需求,也不管市場客觀規律,采用一種“短、平、快”的價格手段(降價)加以解決。2004年車市遇冷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這種價格策略被廣泛采用。這種不負責任的降價行為給市場發展造成了極大傷害,消費者對車企的信任度極度降低。
穩健價格策略:提升性價比是核心
經歷了2004年車市震蕩,廠家開始反省自身的價格策略是否合理。也是由此開始,中國車市曾經“價格第一”的邏輯開始轉向“性價比第一”,價格成為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以提升性價比為核心的穩健價格策略成為車市主流。
怎么提升自身的性價比?企業一方面靠彰顯自己品牌價值和服務水平來占領市場,取得市場良好的保有量;另一方面則通過“低”價入市的姿態來鞏固自己的市場份額。簡單說來,就是努力讓價格和價值更好地契合。從時間上看,這種價格策略從2005年興起,2006、2007年逐漸成為主流。
2005年一開始,寶馬就對外高調宣布了自己2005年中國市場攻略。這一計劃特別強調了高滿意度客戶服務內容,將優質服務作為企業盈利的關鍵點;上海大眾也在這一年全面啟動“Techcare大眾關愛”的服務品牌。作為國內首個堅持標準化、人性化服務的服務品牌,為上海大眾帶來良好的服務口碑;在品質方面,以奧迪為代表的頂級車型帶來了最先進的德國技術:FSI汽油直噴式發動機、全鋁車身空間框架結構、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中國消費者也能充分享受世界一流技術;中低級別的車型則大膽采用跨級配置工藝,上海大眾2005年起上市新車基本都運用了德系車頂尖的激光焊接技術,車輛安全性得到質的提升;2008年上市的LAVIDA朗逸更是運用到了即使B級車也罕有的NAO陶瓷剎車片、輪胎氣壓監控系統(TPR)等裝置……技術配置“含金量”不斷攀升。
再從價格上講,從2005年開始,上海大眾依靠領馭合理穩定的價格成功實現了帕薩特品牌的升級。從領馭開始,到勁情、勁取、明銳、再到近期上市的朗逸,上海大眾價格策略非常明晰,結合產品性能、配置價值制定具有持續競爭力合理定價并維持穩定,在性價比和品牌溢價上尋找優勢。企業整體市場表現也從2005年走出低谷,一直保持穩態勢。面對浮躁營銷帶來的惡性降價,上海大眾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大眾不打價格戰。這種穩健的價格和德系車高保值的特點結合,使德系車保持了一批忠實的消費者,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
對于消費者而言,通過廠家打造“低價優質高服務”的產品,全方位地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對于企業而言,通過產品質的飛躍為他們贏得了更廣闊的市場。憑借營銷思路的轉變,降價潮得到遏制,2005年車市回升到10%-15%的增長速度。而在2006、2007兩年更是回復到以往的高增長狀態。
通過對于車市兩種營銷思路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出從市場、品牌長遠發展,合適定價、穩定價格體系才是正確之道。
從浮躁到穩健:汽車市場趨于理性
不難看出,在面臨車市發展壓力之后,正是企業浮躁價格策略回潮的一個“機會”。但隨著車企和消費者的逐漸成熟,2008年的車市已逐漸向理性思考靠攏。首先,多數主流品牌廠家已不再愿意介入這種惡性競爭而損傷品牌價值;同時,消費者對于市場上的價格爭斗已變得十分理性,對于盲目降價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在這一背景下,經銷商和很多廠家也開始另辟蹊徑,一家4S店的負責人表示,“就算我們大降,銷量也未必會明顯改觀,還不如靜觀其變。”另一位銷售經理也表示:“我們不會無謂地打價格戰,即使讓利2萬元,短期內也無法有效拉動銷量。提升產品品質,提高產品性價比,這樣對消費者的影響或許更大些。”
應該說,這樣的心態,目前在市場上,已不是少數。
-
1
速騰 13.9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秦PLUS 7.98-1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軒逸 7.99-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星瑞 9.87-13.87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高爾夫 12.99-15.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榮威D6 9.98-13.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思域 12.99-18.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逸動 7.29-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經銷商報價:
- 7.999-15.19萬
- 官方指導價:
- 7.999-15.19萬
- 分 期 購 車:
- 暢享超低利息>>
- 獲取底價 試駕 置換 貸款購車
澶т紬灝嗕笂甯傦細 ID.7 S 澶т紬ID.BUZZ
澶т紬鏂拌濺錛?/span> 楂樺皵澶獹TI 涓庝紬06 ID.7 VIZZION
澶т紬鐑棬杞﹀瀷錛?/span> 鏈楅?2023嬈?鏂伴攼 1.5L 鑷姩鏂伴哥増 鏈楅?2023嬈?鏂伴攼 1.5L 鑷姩鏂版効鐗? 鏈楅?2023嬈?1.5L 鑷姩寰楅哥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