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躍級 LAVIDA朗逸樹立A+新標桿
年底收官,國內A級車市場的慘烈混戰仍在繼續,由于A級車區間在中國汽車市場屬于絕對的“權重股”,德系、日系、美系等各品牌廠商紛紛通過新款上市和舊款優惠等舉措全力搶占該市場。然而,隨著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取消等大政策環境對車市收窄作用的逐漸體現,告別野蠻增長時代,漸趨理性的A級車市場形成了新的,也許是十多年來第一次真正具有指標意義的品牌格局。
與去年超過30%的增長率相比,2011年中國車市幾乎可以確定低于5%的增長讓各車企感受到了寒意。在此背景下,上海大眾朗逸經受住了車市入冬的嚴酷考驗。在包括進口、合資、自主產權的數十款A級車型中,朗逸繼奪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上半年A級車銷量冠軍后,繼續高歌猛進,11月份銷量高達24335輛,顯然未受車市低迷的影響,繼續保持高位穩定增長態勢。當更加挑剔的購車者渴望購買一款“完美”愛車時,朗逸成為了他們的最佳選擇。
朗逸引領A+新潮流
由于中國車市的“特殊國情”,空間更大的汽車顯然更受中國消費者歡迎,這導致國內A級車市場正逐漸分化成傳統A級與A+兩個子區間,即許多價格與性能定位于A級,但軸距與部分配置達到或接近B級車標準的所謂A+躍級車紛紛上市。
從市場銷量來看,排名前幾位的A級車基本都屬于A+躍級車型,此結果對于講求體面的中國人來說并不奇怪。然而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基于性價平衡的基本邏輯,各廠家考慮到成本控制和技術限制等因素,已推出的絕大部分A+躍級車型普遍不夠完善。當車市狂飆時種種缺陷往往隱藏在各車型體面的外形和炫目的配置之下;而當車市回調,購車者更加理性時,一般A+躍級車的種種短板即逐漸曝露,比如車內空間不小,動力卻略顯不濟;或者在加長軸距后,卻在其他方面減配等等。
2011款朗逸的出現首次突破了這一尷尬局面,特別是其在駕乘空間與動力總成等方面真正實現完美躍級。這是一款堪比B級車的A+,并毫不妥協的樹立起躍級車潮流的新標準。
完美空間 躍級動力
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朗逸可謂名副其實,整車剛勁有力又動感十足,非常符合東方人的審美觀。整體設計語言在三維曲面上實現了創新、震撼、硬朗的視覺效果,同時,又不失各個元素和各個型面之間和諧的比例關系。朗逸的車頭曲面氣勢如虹,毫不拖沓,極力強調快速而簡潔的曲面,動感流暢,這一造型特征是中高級轎車設計領域里才使用的設計特征,應用到LAVIDA朗逸上,必將引領A級轎車設計的最新時尚。
朗逸的空間尺寸堪稱完美,其擁有同級別車中領先的4608mm車身長度與2610mm軸距,不僅彰顯了車身尊貴大氣的氣質,更有效保證了車內的駕乘空間,尤其是寬敞舒適的后排與472L的超大行李廂,非常符合中國人的用車習慣。寬大的后車門也令乘客上下車更為輕松。
動力方面,2011款朗逸推出1.4 TSI+DSG的最先進動力組合,最高車速進入200km/h的B級車區間。代表大眾最新技術的1.4TSI發動機擁有96Kw的最大功率輸出和220N.m的扭矩表現,堪比主流B級車標配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先進的7檔DSG雙離合變速箱提速兇猛、換擋平順,賦予了朗逸超越時代的操控體驗。值得關注的是,TSI+DSG正日益被公認為代表了未來乘用車動力發展的方向。
也就是說,朗逸車主所享受到的將是近乎B級車的待遇,而它的價格卻仍維持在A級區間。考慮到1.4TSI發動機在相同動力輸出下遠比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省油,而DSG變速箱在換擋過程中又幾乎沒有動力損耗,比普通A級車油耗降低20%以上,因此這款車的實際性價比的確讓人難以拒絕。
動感大氣的外形設計、寬敞舒適的駕乘空間、以及先進高效的動力系統成就了朗逸A+領導者的地位。當市場回穩,中國購車者更加成熟和謹慎時,上海大眾LAVIDA朗逸憑借完美的躍級表現將繼續扮演著A級車“戰國”里有力的爭霸者角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