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轎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占中國市場四分之三份額的十大轎車廠家,今年一季度所占份額進一步下降,比去年所占產銷份額分別下降了0.6和3.96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表明,今年一季度,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北京現代、廣州本田、天津一汽夏利、奇瑞汽車、上海通用、東風乘用車部、神龍汽車、重慶長安鈴木依次位居全國轎車產量前十名。按產量,這十家企業6家增長,4家負增長。按照銷量,前十名的排序為北京現代、廣州本田、天津一汽夏利、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奇瑞汽車、神龍汽車、一汽大眾、東風乘用車部和重慶長安鈴木。
由于國內轎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十大轎車廠家在全國轎車產銷量所占比例2004年比2003年明顯下降。十大轎車廠家2004年產銷量為1671535輛和1751048輛,分別占72.36%和75.26%,比2003年分別下降了6.44和5.24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十大轎車廠家產量僅占全國轎車產量的71.7%,銷量僅占國產汽車銷量的71.3%。
另據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品進口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從金額看,汽車及其關鍵件、零附件進口金額為22.75億美元,同比下降44.4%。其中汽車整車(包括成套散件)進口25281輛,8.12億美元,分別下降50.6%和47.9%。汽車關鍵件和零附件進口金額為5.9億美元和8.72億美元,分別下降30.5%和48.2%。一季度進口的汽車整車中,小轎車占60%,四輪驅動的越野車占30%,其余是旅行小客車、大中型客車、載重車和特種用途車。
從數量看,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進口量僅為2.5萬輛,同比下降了51.1%。而前兩個月由于政策不明,我國總共進口汽車才1.4萬輛,同比降幅高達60%。隨著政策的逐漸明朗,3月份國內汽車進口量回升,達到1.1萬輛,同比降幅減少至27%。業內人士估計,這是近幾年來少見的進口車量大幅下降的情況。目前進口汽車占國內汽車市場份額僅為3.37%,比2003年降低了0.42個百分點。而占進口汽車絕大部分的轎車在國內市場所占的比例也從3年前的6%下降到目前的5%。
業內人士指出,影響進口車市的兩大因素中,政策的影響是暫時的、短期的,估計在第三季度可得到解決。預計今年下半年,隨著進口車銷售網絡的逐漸規范,進口車的銷量將有所回升,但今年總體銷量肯定比去年少。而市場的影響則是長期的,因此今年進口車市場總體前景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