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沒和宗申集團合作生產哈雷摩托車的計劃。”昨日,美國哈雷-戴維森公司正式對外否認即將中國制造的傳聞。
另外,公司董事長兼CEO杰弗利·布魯斯汀透露,哈雷正在爭取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開道車。
此前,業界一直傳言宗申產業集團和哈雷-戴維森公司將各出資50,在重慶市巴南區新建一個生產大排量摩托車廠,生產世界馳名的哈雷摩托車。對此,美國哈雷-戴維森公司昨天明確表示,“哈雷一貫堅持美國制造,這樣的傳言不實。”
但哈雷-戴維森公司同時表示,哈雷進軍中國市場的腳步并未放緩,為搶灘中國市場,公司剛于5月上旬在滬開設了首家國內辦事處。
傅德偉(Mr.David Foley)將出任哈雷-戴維森中國總經理兼首席代表,“我們非常看好中國國內的休閑摩托車市場,此次辦事處的成立,必定會為我們在中國尋求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他說。
據傅德偉介紹,哈雷的目標客戶群定位在品味與消費能力兼具的三四十歲以上的中產及以上人士。一輛哈雷摩托車售價可高達30萬元至50萬元,與寶馬轎車售價不相上下。
事實上,哈雷已成高檔消費者的精美玩具,而在中國,這一階層的消費力正在急速釋放,這正是哈雷急于進軍中國市場的原因。
歷史長達百年的哈雷摩托,目前在美國重量型摩托車市場占據46%的份額,它與英國諾頓、德國寶馬三分天下,在業界的地位不容小覷。
迄今為止,哈雷已在世界各地60余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銷售網絡,車迷達65萬人。哈雷透露的是機械性能的質量和絕無僅有的個性。在國外,一般玩得起哈雷的都是有錢有閑的富有人群。
據悉,目前中國有2000多名哈雷車主,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大城市,中國的哈雷迷還組成了哈雷俱樂部,其中北京漢馬哈雷機車文化俱樂部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哈里迷俱樂部。
而行業分析家認為,哈雷要做得更多才能保證在未來的100年里獲得同樣的成功,隨著老一代哈雷迷逐漸變老,年輕人才是哈雷的潛在消費群。
據悉,哈雷-戴維森公司是哈雷-戴維森汽車公司、Buell摩托車公司及哈雷-戴維森金融服務公司等一系列公司的母公司。
其中,哈雷-戴維森汽車公司生產重型街道摩托車、定制摩托車和旅行摩托車,并提供全面的摩托車零部件、附件、服裝和日用品;Buell摩托車公司生產運行型摩托車和摩托車零部件、附件和服裝;哈雷-戴維森金融服務公司則為哈雷-戴維森、Buell經銷商和客戶提供金融和保險方面的批發和零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