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豪華車市場增幅達到前所未有的30%以上,不僅大大超過20%的乘用車市場增幅,而且隨著奔馳的國產,奔馳、寶馬以及奧迪和凱迪拉克等豪華車紛紛把戰場移師中國。但是,由于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日益規范,一些針對性的法規開始出臺,如即將在本月生效的《汽車產品外部標識管理辦法》,所有境內生產并在國內銷售的汽車生產企業都必須用中文標出名稱。
這個看似小小的變化卻在廠家、經銷商尤其是在消費者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這給一貫堅持全球統一的豪華車品牌車型出了一個難題,國產豪車外貼中文標志的趨勢將使部分高端消費者的購買意向產生變化,甚至可能由此造成以奔馳E級、寶馬5系等產品為代表的國產豪華車陣營,和以VOLVO、日產風雅(FUGA)、豐田雷克薩斯等產品為代表的進口陣營之間競爭走向發生變化。
春節前,《第一財經日報》在奔馳、寶馬、日產等4S店對消費者的采訪中發現,很多豪華車消費者認為豪車外貼中文標識后會導致品牌含金量有所下降,從而影響其購買意向。面對消費者的這種想法,日產紳協專營店副總經理翁先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購買豪車的消費者更為‘挑剔’,希望享受全球同步的國際品牌產品。‘全球同步’意味著國際化的品牌形象、全球統一的技術與品質,以及國際標準的服務。”
奔馳、寶馬等的部分經銷商則稱已預料到這種市場變化,目前正在考慮進一步的對策。綜合看來,“國際化身份”還是豪車購買的關鍵衡量尺度之一,外貼標識令部分高端消費者對熟悉的國際品牌產生了陌生感,認為其品牌價值和附加的文化底蘊大打折扣,不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另外,國產產品使用國產部件會造成整體品質的下降的擔憂一直存在,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
“事實上,現在豪車市場已經顯現出部分購買群從國產豪車市場分流至進口豪車市場的現象,今后需要考慮順應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加強進口豪車的推廣力度。”一位經銷商強調。業內分析認為,“《辦法》的出臺和實施,影響的不僅是現在,也將對生產寶馬、奔馳這樣的國產豪車企業2006年的發展帶來比較大的影響,甚至對跨國公司未來的在華發展戰略、引進車型方面的決策產生影響。”
記者就《辦法》實施后的對策采訪了幾家國產豪車廠商,雖未得到明確的答復,但從近日來,各家豪華品牌廠家開始采取市場舉措來應對《辦法》中的一系列規定。首先是國產奔馳、寶馬等國產陣營豪華車采取了促銷措施來避免消費者的分化和轉移。隨后凱迪拉克CTS也加大了產品的優惠幅度。據報道,目前凱迪拉克CTS的最大優惠已經高達2萬元。反之,進口豪車陣營的態勢則更顯穩健和按部就班。進口豪車之一的風雅(FUGA)不僅未宣布國產,而且制定了進一步占據高端進口細分市場的策略,而其他進口車廠家中如VOLVO和豐田雷克薩斯等主力車型,價格在《辦法》出臺之前仍然保持相對穩定的勢頭。
汽車咨詢師李安認為,單純一個管理辦法的出臺,還無法從根本上動搖目前奧迪、寶馬和奔馳在國內豪華車市場的地位,但是對于第二陣營中的風雅以及雷克薩斯等車型而言,《辦法》的實施,卻是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