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7家財險公司掀起的打擊車險騙賠行動已宣告結束。上周五,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公布的數字顯示,40多家修理廠和5000余輛機動車成為涉嫌騙賠的關注對象。
保險欺詐由于獲利快而成為世界保險業的痼疾,在國外保險調查員就像私人偵探一樣普遍。
在我國,近年來隨著保險業的不斷發展,保險欺詐活動也日益頻繁,以車險市場最為突出,騙賠手段也花樣百出,特別是隨著我國私車保有量、事故率的激增,車險市場的保險詐騙犯罪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
2004年4月,北京保監局曾公布了一個統計數字:2003年北京各財險公司共計23億元的車險賠款中,約有20%-30%屬于欺詐。據估算,北京市在2000年至2006年間,車險騙賠造成的損失約有28億元。保險欺詐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給保險業造成了巨額經濟損失。
去年11月,包括人保、華泰在內的北京7家財產保險公司共同發起了“打擊車險騙賠百日行動”據北京保險協會統計,在參加比對的理賠案件中,大量涉嫌騙賠的修理廠中證據充實的有40余家,重點關注車輛5000多輛。至4月底,有部分修理廠主動退還了賠款。在這段時間內,各公司配合公安部門破獲了3個詐騙團伙。
北京保險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形成騙賠的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汽車維修利益的驅動性;二是公司內控制度的不完善;三是個人保險意識的局限性;四是保險法制觀念不強,缺乏誠信意識。對于在本次行動中發現的需要重點關注的企業和車輛,除行業內聯合在管理上加強控制外,北京保險行業協會將協助北京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調查嫌疑案件,并將公司認為的重點案件提供給公安機關;將相關修理企業報送運輸管理部門和保險監管部門,請求政府主管部門在涉案修理廠的資質方面嚴格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