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必比登挑戰賽開賽前夕。在極富象征意義的上海陸家嘴中心綠地,
通用汽車與上汽集團在國內外數百家媒體見證下,宣布雙方將全力合作打造
混合動力客車。也許是為了保護商業秘密的緣故,發布會上通用與上汽并未提供更多詳細的資料,只是告訴記者們,這款首次由中外聯手打造的混合動力客車將搭載由通用汽車下屬艾里遜變速箱分部研制、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客車混合動力驅動系統。不久,通用和上汽將把第一輛合作開發的混合動力客車投入日常運行,以深入了解它在中國路況下的運行狀態。
盡管語焉不詳,這點信息足以證明了一個事實:在中國推廣清潔能源汽車的另一個極點上,通用汽車和上汽集團聯手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因為我們都記憶猶新,一個月之前,
北京釣魚臺曾出現同樣盛大的場面:
一汽與
豐田舉行“混合動力汽車合作項目簽字儀式”,宣布雙方合作生產的混合動力轎車———“先驅”即將在中國實現量產。并非巧合的巧合:一先一后,轎車與客車都將搭載混合動力系統。上
世紀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終于開始走出深閨,步入滾滾紅塵。
汽車走過100多年歷史,正面臨著生存危機,未來可供選擇的路只有一條路:發展綠色汽車。如今這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界的共識,所以,無論通用、
豐田、
福特還是
奔馳、
沃爾沃,幾乎所有有實力的汽車企業都開始投入清潔能源汽車研發,在同一條路上發力奔跑。必比登挑戰賽成了一場大閱兵,各大汽車集團全都傾囊而出。無論是通用的第一款全尺寸平行式混合動力
皮卡,
奧迪聲稱的“世界上最省油”的四門轎車
奧迪A2,
福特搭載未來代用燃料
發動機的11輛參賽車輛,
日產最新燃料電池車X-TrailFCV,
沃爾沃“打開通向未來之門”的3CC
概念車,全都風姿綽約,誰也不愿落伍。
一場比賽已經結束,跑道終點顯示的結果告訴我們,在攻克新能源汽車技術難題上,或許某些企業具備略微領先的優勢,然而差距并沒有被拉大。與此同時,另一場比賽則剛剛開始:研發之外,誰能在新技術普及推廣上搶占先機,誰就能成為贏家。而在這場比賽中,如何爭取到政府實質性的支持顯得至關重要。誠如通用中國董事長墨斐所言,汽車氫燃技術的推廣、普及是一項耗費巨大的工程,強大如通用,也無法憑一己之力扛下巨額資金的負累。現階段如果沒有政府鼎力支持,汽車企業的綠色宏愿,很可能會淪為空談。
也許正是基于這一點,通用與上汽不急忙著手清潔能源
乘用車的推廣,而致力于盡快完成更換現有城市大型公共交車項目。
在我國,混合動力汽車研發已列入國家計劃,同時,由于中國現有燃油汽車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發達國家,也使得中國推廣新能源汽車少了許多束縛。然而,羅馬并非一日建成,要完全推翻現有石油燃料加油站,重建一個龐大的清潔能源系統恐怕為時尚早。因此在現階段,相對于乘用車而言,大型城市客車的推廣具有較強可操作性。大型公交車在整個交通運輸體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這一領域應用混合動力技術,對緩解能源危機、促進環境保護有著更為重大的意義。而且,城市客車應用混合動力技術,并不需要遍布全國的新能源補給系統,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氫能補給站也相對簡單。正因為具有如此優勢,城市大型清潔能源公交車項目更容易得到政府政策的傾斜。
通用胸有成竹,是因為已有北美的先例。在北美30多個大中型城市中,通過與聯邦政府合作,目前已有300多臺搭載艾里遜混合動力驅動系統的客車在大小街區行駛,并且顯示了勝于普通客車的優勢。以北美案例為藍本推及上海,可以獲得一組令人驚喜的數據:目前在上海,一輛大型公交車每天的油耗一般為112升,年油耗高達40噸;如果采用混合動力客車,以30%的燃油經濟性改善率來計算,每年單車可節省燃油12噸,而上海有大小公交車17000多輛正在路上行駛……
結果顯而易見,通用與上汽握有相當的籌碼,能爭取得到政府的實質性支持。此舉無疑是一條可行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