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春節前幾天,國家發改委公布了最新一批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目錄。公告顯示共有15個廠家16款共27個轎車車型登上目錄。然而,這只是一個開始。各大網站也紛紛推出“2006年預計上市車型”專題。雖然其中不乏猜測的成分,但專家預計今年可能還將有近百款新車型上市。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負責人日前預測,2006年中國汽車產銷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汽車產銷預計可以實現12%的增長,全年汽車產銷量將超過640萬輛。看點頗多,充滿期待的2006年車市大幕正悄然拉開。
看點1小型車大行其道
業內人士在談到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三大特點時,把“小排量經濟型轎車市場份額將明顯提高”列為第一。
事實上,由于國家要求各地今年3月底以前取消對節能環保的小排量汽車的種種限制,以及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國內各大汽車廠商都已經開始重視小排量轎車市場。除了天津一汽、浙江吉利、長安汽車等傳統微車主力外,上海通用、上海大眾、東風汽車等巨頭今年也都把1.6L以下車型作為戰略車型。據了解,2006年全國16家廠商將推出超過25款小型車,從而帶動小排量經濟型轎車持續熱銷,占汽車市場的比重也將明顯提高。
在已經得到確認的新車型中,天津一汽的C1、上海通用的新SPARK各具代表性。作為國民車的代言人,天津一汽在去年完成了20萬輛的銷售業績,而“解禁”之風或許有可能助力天津一汽再創新高。新SPARK被關注起源于去年與奇瑞QQ那場讓人看不懂的官司。官司雖然了結,但和QQ之間的恩怨還將在今年的車市上延續。
看點2中級車戰火更旺
中級車,上可獲其利,中可得其量,下可打壓對手。因此,中級車市場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2006年也不例外。從已經公布的新車型來看,這一區間無疑是“重災區”。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近30款新車(不包括小改款)今年將會給本來就已經熊熊燃燒的中級車市再“添薪加柴”。
春節剛過,神龍汽車便廣邀全國的汽車媒體到深圳一睹神秘新車———東風雪鐵龍B53。已有三年未出新品的東風雪鐵龍,此前雖然也引進了賽納與畢加索兩款國外暢銷的車型,但當家花旦依然是富康與愛麗舍兩款“老車”。B53,以及隨后推出的低一級別的T21將串聯起東風雪鐵龍的全系列產品。
就在B53磨刀霍霍的時候,1月上市的2006款廣州本田新雅閣,在全國的累計預訂數量已經突破10000臺,而且這個數字還在與日俱增。此外,“車壇常青樹”廣州本田還將在年內推出Airwave。
本田Airwave
作為日系車的后來之秀,馬自達在今年的動作同樣不小。除了長安福特將推出首款馬自達轎車———Mazda3外,Mazda6五門掀背式轎車(Sports)和Mazda6廂式旅行車((SportsWagon)也將分別在5月和7月國產。至此,馬自達在中國的車型涵蓋了不同級別的三廂轎車、兩廂掀背、旅行車以及小型MPV等主要細分市場。當然,在中高級車中,自然不能忽略大眾的帕薩特B6。一汽—大眾怎樣對其進行定位成為關鍵。帕薩特B6作為商用車已確認無疑,但平衡與帕薩特領馭及稍高級別的奧迪A4是關鍵。
看點3豪華車封疆劃土
經歷了2005豪華車元年后的德國三駕馬車,在今年將加大馬力跑馬圈地。
奧迪成立了事業部,整合了進口、國產車的渠道;第一款奧迪品牌SUV,Q7將于下半年引入中國,A3有望國產;寶馬大中國區總裁史登高博士透露,“2006年寶馬每個季度都會有新車上市”,其中M5、M6已經得到確認。在渠道方面則向地域方面和縱深方面擴展;奔馳3月份新工廠正式投產,有市無車的局面得到緩解后,奔馳有可能引入的C級車將比E級車來得更震撼。當然,將于年內國產的克萊斯勒300C絕不會只扮演錦上添花的角色,已經來晚的奔馳決心顛覆國內豪華車市場固有的格局。對此,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銷售總經理魏德表示,奔馳最豪華的S級轎車在中國的銷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更多的奔馳車型將陸續進入中國。
除了傳統德系三強外,煞費苦心得到英國羅孚垂青的南汽集團終于有了實質動作。羅孚這個不被國人熟悉的品牌也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自己的“處子秀”。一切都表明,今年的豪車市場更具看點,版圖的重新劃分將在今年完成。
看點4同門兄弟同室操戈
今年的國內車市,同門兄弟之間同室操戈者不在少數。最具看點的當數現代起亞的Rio對北京現代的Accent(雅紳特),廣州豐田的Camry(凱美瑞)對一汽豐田的Reiz(銳志),以及以攪局者身份誕生的一汽—大眾Sagita(速騰)。
現代起亞與北京現代的左右手相互搏斗由來已久。從最初的遠艦對索納塔,到去年的賽拉圖對伊蘭特,起亞與北京現代從高端“打”到了低端,而這次雙方將在經濟型車型中直接對話。
由于起亞的每一款車型(千里馬除外)要晚于北京現代相對應的車型上市,這便給了北京現代“迎頭痛擊”的機會,北京現代可以借助起亞新車上市之前降價阻擊。這樣的例子在賽拉圖上市的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然而,在今年的較量中,雅紳特將先于起亞Rio上市,東風悅達起亞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另出高招?起亞的的策略值得關注。
2005年上市的銳志把中高級車的價格釘在了“1998”。19.98萬這個價位就像一把標尺,銳志重新度量了中高級車的市場區間,狹小的空間使得本就激烈的中高級車更加動蕩。而這次,銳志將迎來一個強硬的對手———廣州豐田的凱美瑞。
“銳志不像佳美,它只在日本國內市場叫的響,我們還是要看凱美瑞的表現。”與銳志、凱美瑞同為對手的福特蒙迪歐的經銷商期待著凱美瑞的到來。一心要超越通用的豐田同樣期待。為此,豐田不惜為佳美更名換姓,是為了粉飾南北豐田的和諧氛圍?還是早有打算,淡化佳美的品牌影響,借助新車新名拉開與銳志的價格區間?
無論如何,南北豐田之爭的大幕剛剛拉開,更精彩的戲分還在后面。
與上述兩者不同的是,速騰從一誕生就攪得一汽集團內部“雞犬不寧”。
由于速騰擔任著提升品牌的任務(大眾已將速騰歸為其豪華品牌———輝騰家族),因此,在宣傳中一汽—大眾曾特意與同為大眾的奧迪A41.8T與老對手BMW320i做了對比,就此強調速騰德國高性能轎車的內涵。不經意間,速騰已經瞄準了同門兄弟奧迪以及同門兄弟的對手寶馬。
實際上,在北美市場,速騰樹敵就不少。雅閣、馬自達6、佳美、天籟等車型都是速騰的競爭對手。而在中國,至少還要加上一汽豐田的銳志。在這些競爭對手中既有BMW3、雅閣、天籟等這樣互不相干的品牌,更重要的是還有馬6、銳志等這樣的同為一汽集團合作伙伴的品牌。樹敵不少的速騰不知會不會真的攪得一汽集團內部“雞犬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