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海馬與馬自達分手 走汽車自主開發之路

      2007-02-12 12:14:36 來源: 作者:楊仕省 沈小雨

        海馬福美來近日遭遇一場汽車質量官司,一審海馬敗訴,二審勝訴。其原因很簡單,為原告一審提供檢測證明的單位,不是國家規定的檢測機構,因此不具備法律效力。但是海馬和馬自達的關系,也因為馬自達在中國的離奇命運,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曲折的造車路

        “海馬不是海南馬自達的簡稱,是海南海馬汽車的正式名稱。”海馬汽車湯斯部長告訴《財經時報》,也是想廓清外界一些模糊認識。

        “曾參與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海馬)創業元老之一的孫忠春,已經是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他告訴《財經時報》,今后所有海馬的自主新車型,都將使用”海馬“標記。”我們明年的新車徹底擺脫馬自達的影響。“

        談及與馬自達的分手,孫忠春謹慎地說,根據協議雙方合作的合同2006年年底到期。歷經多年“聯姻曲折”的海馬,終于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月均銷量突破上萬臺,對自主品牌而言,福美來2代成為海馬自主產品的首款代表作。

        改革開放初期,海南曾經掀起一股倒賣汽車狂潮,海南省委負責人梁湘因此獲罪。其實老梁是打算利用中央給開發海南的錢買一批汽車,轉手可以賣更高的價錢,用這筆錢開發海南會更寬余。誰知道錢賺到了人卻倒霉了。不過這也提醒了海南人,為什么不自己干汽車?

        孫忠春向《財經時報》道出海馬難忘的歷史。

        始建于1986年的海南汽車廠,開創之初僅有一條沖壓線。“花了900多萬美元,買來福特汽車的沖壓線。” 當時菲律賓政局動蕩,福特汽車賣掉了在菲律賓巴丹的沖壓廠,海南汽車廠因此而成立,當初主要為上海大眾加工覆蓋件。

        由于沒有生產許可證,產品銷售只能當地出售,海南汽車廠還得另尋出路。

        1994年,國務院希望對湛江和海南的汽車廠進行整合,引進國外新產品,共同發展。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呂福源負責協調工作,他預見除轎車外MPV是個發展方向,他提出兩個廠聯合引進國外的MPV的方案。

        國務院批準由海南汽車廠和廣東湛江三星,聯合成立南方汽車公司,投資72億元建設6萬輛MPV項目。

        當時,美國三大汽車之一的克萊斯勒被選作合作伙伴,呂福源副部長出任董事長。孫忠春說,由中央政府派出高級官員擔任地方企業的董事長,這是絕無僅有的。

        由于兩個省的領導各有打算,心不在一起。南方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在既無資金的情況下,海馬再次找到馬自達。雙方約定以技術合作方式聯合生產新車型——普力馬,而資金主要靠企業內部集資。“市場上銷售掛有‘海南馬自達’標識的汽車,一度被誤以為是合資產品。”孫占春解釋說,實際上馬自達并沒有資本投入。

        由于最初引進的是馬自達的車型,因此海南汽車把自己的產品叫海馬普利馬,意思是海南馬自達的普利馬,但要說明的是,馬自達沒有資金的投入,只是技術轉讓,嚴格說不能使用馬自達的標識。

        直到1992年,海馬與馬自達合作開始品牌合作,當時被許可少量組裝生產汽車。1994年運作南方項目時,馬自達無奈退出。

        據孫忠春回憶,當初由于合法產品匱乏,加之管理不善,海馬的經營日益艱難。到1996年末,海南汽車廠(海馬的前身)賬面資金僅有800萬元,債務卻高達6億元,陷入倒閉境地。

        1997年,作為創業者之一的景柱,臨危受命出任海馬總經理,針對種種弊端,上臺后主抓產品和與一汽合作這兩件大事,從此改變海馬的命運。

        在對海馬原有產品6470旅行車進行大力改造的同時, 景柱與一汽老廠長耿昭杰通過推心置腹的交流,提出海馬加盟一汽,兩家一拍即合。

        從基層做到海馬市場部部長的湯斯告訴《財經時報》記者,當時海汽加盟一汽目的就是解決三個難題:擁有生產目錄、獲得一汽的產品和資金支持。1998年1月18日,海馬以資產整體劃撥方式進入一汽,除獲得生產目錄外,另外兩個目的落空了。

        起死回生

        此時海馬從馬自達引進的普力馬成功上市,開始迅速在全國躥紅。普力馬作為MPV畢竟是一個小眾車型,此時海馬又從馬自達引進福美來。2000年以前,海馬依靠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的老產品維持生計。

        繼馬自達6拿到一汽生產之后,馬自達3也獲準在長安福特馬自達生產,馬自達與海馬合作就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孫忠春告訴《財經時報》,情況并非完全像外界傳說的那樣。“海馬不想成為一個簡單的生產車間,希望能在與馬自達的合作中創建自主品牌。”

        2004年11月,一汽馬自達銷售公司成立。就馬自達而言,這自然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馬自達期望能通過它掌管在中國所有品牌的銷售。

        普力馬投放市場以后,海馬汽車不僅扭虧為盈,而且實現了快速發展。2001年到2005年,海馬的銷售收入從3億元增長到近100億元,銷量從1萬輛上升到7.5萬輛。

        在合作中,第一汽車集團占49%,南汽車占49%,海南省政府占2%,竺延風任董事長,景柱任副董事長。目前,一汽依然占49%的股權,海馬汽車從省政府購回1%增加到50%,在海南兩家單位的股份占到51%。

        獨立自主

        海馬在合作中開始啟動自主研發和生產新車,2003年確定“兩條腿走路”方針:加強與馬自達技術合作的同時,加大開發自主產品的力度。

        海馬計劃明年推出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車,發動機排量是1.8L.除了開發新車之外,海馬還斥資12億元建造發動機廠,投資14億元的變速箱廠等配套設施落戶在海馬工業園內,其自主布局全面鋪開。

        此外,海馬在上海建立了研發中心,硬件投入了3億到4億元,每年的研發投入不低于銷售收入的5%。

        海馬希望和馬自達有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但這不代表海馬不要自主開發。在和馬自達為期15年的合作過程中,海馬汽車始終沒有放棄過這個目標。

        與馬自達合作開始,海馬實際上就為自主開發留下了伏筆。對于產品的國產化,商品性改進,品牌的使用等,海馬都有權決定。銷售權被牢牢掌握在海馬手中,如網絡建設、產品定價等,都由海馬汽車自己做主。

        選擇自主發展不是一條平坦的路。與其他自主品牌相比,海馬具有技術、品牌、資金、團隊、平臺和體制的優勢。孫忠春告訴《財經時報》說:“這種積累是其他企業所沒有經歷過的。”

        到2010年產銷30萬輛,實現自主品牌和經濟規模兩大追求,對于海馬汽車而言,顯然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

      文章收藏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
      97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兔费_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_91精品国产自产精品_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3. 
      
        <sub id="3enyw"><ol id="3enyw"></ol></sub>
        <sub id="3enyw"><ol id="3enyw"><nobr id="3enyw"></nobr></ol></sub>

      1. <sub id="3enyw"></sub>
      2.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视频 | 五月婷婷久亚洲有码中文字幕 |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观看未删减 | 久久精品国产96久久 |